成语拼音:sì dà jiē kōng
成语解释:佛教用语;指宇宙间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虚的(这是一种消极思想)。古代印度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称为“四大”。佛教则称坚、湿、暖、动的性能为“四大”;并认为人身亦由此“四大”构成。因此;“四大”有时也代称人身。后一般用来表示尘念俱消;无牵无挂。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一心无挂,四大皆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四大皆空
英文翻译:are void
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皆:都;都是:比比皆是。尽人皆知。有口皆碑。放之四海而皆准。
空:[kōng]1.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2.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3.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空军。空气。空投。空运。[kòng]1.使空,腾出来:空一个格。空出一间房来。2.闲着,没被利用的:空白。空地。空额。空房。空缺。3.亏欠:亏空。[kǒng]古同“孔”,洞。
“四大皆空”这个词,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吧:有人工作拼命攒钱买房,结果身体累垮了,房子还没到手,突然感慨“这真是四大皆空啊”。这里的“四大”其实源自佛教概念,指代“地、水、火、风”这四种构成物质世界的基础元素,而“皆空”说的是一切事物本质都是虚幻的。
为什么现代人还会用这个成语呢?比如小王刚经历分手,朋友安慰他:“别难过了,感情这事本来就是四大皆空,缘分尽了就放下吧。”这时候的“四大皆空”更多是在强调对执念的释然——与其纠结过去的付出,不如接纳变化本身。这种用法虽然偏离了原意,却反映了人们用传统文化化解现实困境的智慧。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四大皆空,那努力还有意义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比如老张退休后把积蓄都捐给了山区小学,他说:“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如让它流动起来更有价值。”这里的“四大皆空”不再是否定努力,而是提醒我们别被物质束缚——就像捧着沙子,握得越紧反而流失得越快。
有个真实案例:某互联网公司高管辞职去种有机蔬菜,面对质疑他说:“以前觉得开豪车住豪宅才算成功,现在明白四大皆空不是消极,而是换个角度看价值。”这让我想到,当代社会很多人把“空”等同于“无”,其实它更像手机内存清理——腾出空间才能装下更重要的东西。
生活中如何实践这种智慧呢?举个日常场景:双十一疯狂剁手后,看着满屋快递盒突然空虚,这时候想起“四大皆空”,或许下次购物时会多问自己“真的需要吗”。这种思维转变就像给欲望装了个过滤器,既不压抑需求,又能避免被消费主义裹挟。
最后分享个观察:有位茶艺师傅总说“茶杯空了才能倒新茶”。这或许是对“四大皆空”最生动的诠释——过去的成就或遗憾就像喝过的茶渣,及时清空才能迎接新的滋味。人生这场修行,或许就是在不断清空与重新装满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