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ì miàn bā fāng
成语解释:八方:指四方四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围。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 卷九 学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未尝说出大头脑处,然四面八方合聚凑来,也自见得个大头脑。”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补语;形容范围广
繁体字形:四靣八方
英文翻译:from all sides
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方:1.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东方。双方。4.办法:千方百计。领导有方。5.地点;地区:前方。方言。6.治病的药单:药方。处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积一立方米:土方。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方。9.副词。正在;方才:方兴未艾。如梦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将声音与一个1,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旧写作㕫。11.⑪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砚台。两方图章。
“四面八方”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就是形容各个方向或所有范围。比如一场大雨过后,我们可以说:“雨水从四面八方涌向低洼处,瞬间积成了一个小水塘。”这里既描述了水的来源方向,又强调了覆盖范围。
有人可能会问:“四面八方只能形容物理空间吗?”其实不然。比如在描述人群聚集时,可以写:“听说村口来了个杂技团,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连八十岁的李奶奶都拄着拐杖来看热闹。”这里的“四面八方”既指地理方位,也暗示了人群的多样性。
现在有个问题:这个成语能不能用在抽象场景里?看这个例子就明白了:“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从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传开,很快四面八方的人都知道了这场公益活动。”这里巧妙地将实体方向转化为信息传播渠道,让成语焕发新意。
我发现现代人使用“四面八方”时有个有趣现象——常用来表达被包围的处境。比如上班族吐槽:“刚打开电脑,工作群消息、客户邮件、会议通知就从四面八方砸过来。”这种用法虽然带点夸张,却生动传达了现代职场的信息轰炸感。
有人疑惑:“用太多会不会显得重复?”关键在变换角度。比如描写救援场景:“消防车从城东疾驰而来,志愿者带着物资从郊区出发,医护人员从医院奔向火场,四面八方涌来的支援让受灾群众看到了希望。”这里通过不同群体、不同出发地的描写,既避免用词重复,又强化了团结协作的画面感。
个人认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四面八方”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现代人的生活状态。我们每天接收来自手机推送、社交媒体、工作消息等多渠道信息,就像站在十字路口被各种声音包围。这时候更需要像成语提醒的那样——既保持开放接纳,也要学会辨别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