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ùn zhī miǎn xíng
成语解释: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
繁体字形:困知勉行
英文翻译:diligently
困:1.陷在艰难痛苦中或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无法摆脱:为病所困。想当年当(dàng)无可当,卖无可卖,真把我给困住了。2.控制在一定范围里;围困:困守。把敌人困在山沟里。3.困难:困苦。困厄。4.疲乏:困乏。困顿。5.疲乏想睡:你困了就先睡。6.睡:困觉。天不早了,快点困吧。
知:[zhī]1.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4.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智慧。
勉:1.努力:勉力以从。勤勉。奋勉。2.勉励:互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3.力量不够或不愿做,但仍坚持去做:勉为其难。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知道某个道理很重要,但真正行动起来却困难重重?这时候,“困知勉行”这个成语就派上用场了。比如小王刚入职时完全不懂数据分析,他白天跟着主管学Excel公式,晚上回家啃统计学教材,同事都笑他“临时抱佛脚”,但三个月后他竟成了部门里处理数据最快的人——这就是典型的困知勉行。
有人可能会问:“困知勉行和普通努力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它强调“知”与“行”的辩证关系。就像健身房里常见的新年决心者,很多人办了卡就消失,而真正成功塑形的人,都是在动作错误时主动请教教练(困而知之),再咬牙完成每日训练计划(勉而行之)。知识的获取和行动的坚持,在这个成语里就像自行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现代职场中这个智慧依然鲜活。我认识的一位UI设计师,最初连PS图层都不会分。有次客户要求做动态交互设计,她连夜研究AE软件,把教程视频反复看了二十几遍,边看边在数位板上做笔记。这种“遇到难题就钻研,学会立即实践”的循环,让她三年内从美工晋升为设计总监。这让我想到:在人工智能替代性越来越强的今天,困知勉行或许正是人类保持竞争力的密钥。
或许你会疑惑:“被动学习不行吗?为什么非要等遇到困难才行动?”观察教育领域就能发现端倪。那些按部就班考取教师资格的老师,往往在遇到课堂失控时才真正理解教育心理学;而参加过支教的大学生,常在简陋条件下迸发出惊人的教学创意。主动拥抱困难就像疫苗注射,虽然过程痛苦,却能让人获得真实免疫力。
最近看到个有趣的案例:某生鲜平台的配送算法工程师,最初只是机械地复制开源代码。直到疫情期间订单暴增导致系统崩溃,他才开始深究机器学习原理,连续两周睡在办公室调试模型。这种在困境中爆发的学习力,最终让配送效率提升40%。这让我相信:数字时代的困知勉行,正在从个人修养演变为组织进化的重要推力。
回望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现那些真正记住的知识,往往都是在解决问题时学到的。就像第一次装修房子时,我硬着头皮研究建筑规范,现在倒成了朋友圈里的“家装顾问”。或许困知勉行的真谛,就在于把生活本身变成最好的课堂,让每个挑战都成为升级认知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