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ó nàn dāng tóu
成语解释: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成语出处: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在国难当头的现在,白天里讲些冠冕堂皇的话……不就正是这些人么?”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繁体字形:國難當頭
英文翻译:the country is faced with a crisis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难:[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难道。难能可贵。3.不好:难听。难看。[nàn]1.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2.仇怨:排难解纷。3.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nuó]古同“傩”。
当:[dāng]1.担任:他当组长。2.承担:敢作敢当。3.主持:当家。4.相称:旗鼓相当(比喻实力相等)。5.应该:理当如此。6.介词。1.组成时间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当我到家时,他已经走了。正当大家吃饭的时候,他回来了。2.组成处所短语,表示事件发生的处所:当众出丑。当着大家的面把话讲清楚。7.阻挡:人民军队,锐不可当。8.拟声词。撞击金属器物的声音:丁丁当当。9.抵得上;等于:一以当十。[dàng]1.合适:处理得当。3.以为:我当你走了。4.当作:别把我当客人看待。5.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当年。6.向当铺抵押实物借钱:把金表拿去当了。7.抵押在当铺里的实物:赎当。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国难当头”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国家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候。比如抗日战争时期,老百姓常说“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意思是不分身份高低,每个人都要为救国出一份力。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和平年代,这成语还有用吗?其实,“国难”不单指战争,也包含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重大挑战。比如2020年疫情初期,医护人员逆行支援武汉,正是“国难当头”精神的现代体现。
为什么危难时刻更需要团结?从心理学角度看,共同危机能激发群体凝聚力。就像洪水来临时,村民自发堆沙袋;地震发生后,陌生人协力救人。这种自发形成的互助网络,往往比行政指令更高效。
个人认为,真正的“国难当头”精神,不在于喊口号,而在于具体行动。有位社区志愿者曾说:“我每天帮邻居买菜,就是在守护自己的‘国门’。”这种将宏大叙事转化为日常担当的态度,或许更贴近当代社会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危机处理需要智慧而非蛮干。就像古人治水,既要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也要懂“疏胜于堵”的科学方法。现代社会的复杂挑战,更需要专业分工与全民配合的有机结合。
当人们讨论“国难当头”时,常忽略一个关键点:危机往往孕育转机。2008年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北川新城,不仅房屋更坚固,还建成了国家级防灾教育基地。这种化危为机的思维,或许才是应对挑战的最高境界。
最后要说的是,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国难”,但不变的是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保持清醒认知,采取务实行动,相信人性本善。正如冬日积雪终会消融,只要心向光明,再大的困难也能找到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