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óng
  • shǒu
  • x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ú qióng bǐ shǒu xiàn

成语解释: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成语出处:《战国策 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圖窮匕首見

英文翻译:See poor Dagger

图穷匕首见的意思

图:1.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图画:地图。蓝图。绘图。插图。制图。看图识字。2.谋划;谋求:图谋。力图。3.贪图:唯利是图。不能只图省事,不顾质量。4.意图;计划:良图。宏图。5.绘;画:绘影图形。6.姓。

穷:1.生活贫困,缺少钱财(跟“富”相对):贫穷。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2.穷尽:无穷无尽。理屈辞穷。日暮途穷。3.用尽;费尽:穷兵黩武。穷目远望。4.彻底(追究):穷究。穷追猛打。5.极为:穷凶极恶。穷奢极侈。6.表示在财力、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穷讲究。穷折腾。穷开心。

匕:1.古人取食的器具,后代的羹匙由它演变而来。2.指匕首:图穷匕见。

首:1.头:昂首阔步。2.领袖;领导人:元首。首长。3.最先;开始:首创。4.第一;最高:首要。首席代表。5.告发:自首。出首。6.量词。用于诗歌、歌曲等:一首诗。民歌百首。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出现,显露。2.古同“”,现存。

成语评论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位同事满脸笑容地递给你策划案,翻到最后一页却突然要求你承担全部责任;朋友热情推荐投资项目,签合同前才发现隐藏高额服务费。这些场景像极了成语“图穷匕首见”的具象化表达——当卷轴完全展开,藏在其中的匕首终究会显露。

这个源自《战国策》的典故,本质上在提醒我们关注事物的终局形态。战国时期荆轲献地图给秦王,地图完全展开时露出匕首,象征着表面美好的事物可能暗藏危机。就像网购时看到的精美商品图,收到实物却与描述严重不符,这时我们才惊觉:原来图片的“卷轴”展开到最后,藏着质量问题的“匕首”。

或许有人会问:这个成语是否意味着要怀疑一切善意?其实关键在于建立分层认知。就像剥洋葱般观察事物:第一层看表象,第二层思动机,第三层想后果。我常在工作中使用这个方法,比如客户突然提出修改需求时,先认可其合理性,继而分析是否涉及预算调整,最终确认是否存在隐性风险,这样既保持合作态度,又避免陷入被动。

现代社会的复杂性让“图穷匕现”有了新注解。某科技公司曾推出免费办公软件,用户积累到千万量级后突然开始收取订阅费——这何尝不是数字时代的“地图匕首”?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在教我们逆向思考:当你想真诚表达时,不妨学习古人智慧,把核心诉求放在最后呈现,反而能收获意料之外的重视。

观察身边那些优秀的管理者,他们往往具备“提前看到匕首”的洞察力。就像下棋高手能预见十步之后的局势,日常决策中预判可能的风险节点。这种能力并非天生,而是通过持续观察细节练就。比如合同条款的字体突然变小,对方谈话时频繁使用模糊词汇,这些细微变化就像地图卷轴展开时的异常褶皱,暗示着匕首即将显现。

在这个信息纷繁的时代,“图穷匕首见”更像面照妖镜。它不否定初始的美好,但强调保持清醒认知。正如品茶时既要享受初泡的清香,也要懂得三泡后茶味转淡的自然规律。当我们学会在展开人生各幅“地图”时既心怀期待,又保持适度警觉,或许就能在匕首出现的瞬间,从容拔出自己的智慧之剑。

图穷匕首见的造句

  1. 造句 图穷匕首见,劝说无用,敌人便露出了狰狞面目进行威胁。
  2. 造句 这次谈判双方针锋相对,已到了图穷匕首见的最后阶段了。
  3. 造句 袁世凯图穷匕首见,终于直奔主题。
  4. 造句 横竖快到图穷匕首见的时候了,它一现身,咱们刚好可以知道是什么东西要害杜佳,省得两眼一摸黑……
  5. 造句 图穷匕首见,既然啥都被你看明白了,咱也不跟你客套!愿意跟我混,我就拜你为师。
  6. 造句 一个自称始皇,统天下七国,筑长城万里;一个名曰荆轲,风萧易水寒,图穷匕首见。

"图穷匕首见"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