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óng
  • hó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ǔ lóng mù hóu

成语解释: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李公神道碑》:“时俗方标榜门户,征逐声利,以为土龙沐猴,非所以自树立,视之蔑如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土龍沐猴

英文翻译:Tamarind

土龙沐猴的意思

土:1.土壤;泥土:黄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国土。领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产。土话。这个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土法。土专家。土洋并举。5.不合潮流;不开通:土里土气。土头土脑。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7.姓。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沐:1.洗头发,也泛指洗涤:沐浴。栉风沐雨。2.借指蒙受:沐恩。3.姓。

猴:1.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外形略像人,身上有毛,多为灰色或褐色,有尾巴,行动灵活,好群居,口腔有储存食物的颊囊,吃果实、野菜、鸟卵和昆虫等。通称猴子。2.乖巧;机灵(多指孩子):这孩子多猴啊!3.像猴似的蹲着:他猴在台阶上嗑瓜子儿。4.姓。

成语评论

听说有人用“土龙沐猴”这个成语时,你可能会一愣——这词儿是不是记错了?其实啊,它更像是“土龙刍狗”和“沐猴而冠”两个成语的混合产物。咱们先说说更常见的“沐猴而冠”,字面意思是猴子戴帽子装人样,用来讽刺那些虚有其表的人。

比如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小王,每天西服革履夹着公文包,开会时满嘴行业黑话,结果让他做个基础报表都漏洞百出。这不就是典型的“沐猴而冠”吗?装得再像职场精英,肚子里没真本事早晚露馅。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那“土龙刍狗”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土捏的龙和草扎的狗看着像模像样,实际毫无价值。就像某些网红餐厅,装修得金碧辉煌,菜品摆盘堪比艺术品,结果味道还不如街边小炒,这不就是现代版的“土龙刍狗”嘛。

这两个成语其实都在说同一个道理:别被表面功夫忽悠了。我有个做HR的朋友常说,现在求职者简历包装得越来越华丽,什么“区块链早餐研究专家”“元宇宙社交架构师”,听着唬人,细问工作内容其实就是送外卖和陪聊,这种过度包装反而容易让人错失真正合适的机会。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些成语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这个注重形象的时代,修炼内功反而成了稀缺品质。就像直播带货的主播,那些能持续火下去的,哪个不是真正懂产品、会讲解的?光靠美颜滤镜和夸张话术,观众早晚会审美疲劳。

下次看到特别会“来事儿”的同事,或者遇到包装过度的产品,不妨想想这两个成语。它们穿越千年还能被记住,不正说明人性中有些东西始终没变吗?用对了地方,这些老智慧照样能帮我们看清现实世界的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