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ǎn
  • jǐng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ǎn jǐng zhī wā

成语解释:废井里的青蛙。比喻见识不多的人。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 秋水》:“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繁体字形:坎井之蛙

英文翻译:Rana kanjing

坎井之蛙的意思

坎:1.八卦之一,卦形是“☵”,代表水。见〖八卦〗。2.田野中自然形成的或人工修筑的像台阶形状的东西:土坎儿。田坎儿。前面有道坎儿,当心别绊着。3.低洼的地方;坑。4.姓。5.坎德拉的简称。一个光源发出频率为540×1012赫的单色辐射,并且在这个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瓦每球面度时的发光强度就是1坎。

井:1.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水井。一口井。双眼井。2.形状像井的东西:矿井。油井。竖井。探井。渗井。天井。3.古制八家为一井,后借指人口聚居的地方或乡里:乡井。市井。井邑。背井离乡。4.二十八宿之一。5.姓。6.形容整齐:井然。井井有条。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蛙:两栖动物,无尾,后肢长,前肢短,趾有蹼,善于跳跃和游泳。捕食昆虫,对农业有益。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青蛙等。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身边有人总觉得自己懂得很多,却不愿意接受新事物?这时候或许可以用“坎井之蛙”来形容他们。比如同事老张在单位干了二十年,总觉得自己的经验够用了:“现在年轻人搞的短视频直播,不就是对着手机瞎折腾吗?”这种固守旧观念的态度,像不像住在浅井里的青蛙,以为头顶那圈天空就是世界的全部?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两千多年?其实《庄子》里早就说过:“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就像现在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读职业学校没前途,却不知道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种思维定式背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本质上是认知边界被局限后产生的盲目自信。

换个角度看,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坎井之蛙”。去年我参加行业论坛时,发现传统制造业的工程师们对元宇宙概念嗤之以鼻。但三个月后,某车企就推出了虚拟工厂培训系统。这提醒我们: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就像给井底开凿通风口,能避免被时代浪潮甩在身后。

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的现代变体正在悄然出现。比如有些互联网从业者认为实体店必然消亡,结果社区团购反而带动了便利店转型。这说明认知局限不分行业,关键是要意识到:世界的变化速度远超想象,昨天还嗤之以鼻的事物,明天可能就成为生活必需品。

打破认知桎梏其实有诀窍。我常跟团队说:“每个月至少要接触三个陌生领域的信息。”就像那个总认为国产手机不如苹果的朋友,偶然试用国产折叠屏后彻底改观。主动拓宽视野的过程,就像青蛙跳出井口发现草原、高山与大海,这才是应对快速变迁时代的最佳策略。

坎井之蛙的造句

  1. 造句 我们不要作坎井之蛙。
  2. 造句 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
  3. 造句 宇栋之内,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穷夫否妇,不知国家之虑;负荷之商,不知猗顿之富。
  4. 造句 他见识短浅如坎井之蛙不足为谋。
  5. 造句 这样看来,中国人的海洋意识不可谓不久远,而这则寓言,是以“坎井之蛙”喻战国时的赵国诡辩家公孙龙,以“东海之鳖”喻庄子。

"坎井之蛙"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