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ài fǎ luàn jì
成语解释:破坏法制和纪律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破坏法纪
繁体字形:壞灋亂紀
英文翻译:be guilty of dereliction or serious violation of law
坏:[huài]1.品质恶劣,有害:坏蛋。坏人。坏事。坏水。2.人体、东西受了损伤,被 毁: 破坏。败坏。3.质量差,不完美:这所房子不坏。4.表示程度深(用在动词后面):忙坏了。[pī]同“坯”。[pēi]土丘:“千车拥孤隧,万马盘一坏。”[péi]1.古同“培”,用泥土涂塞空隙。2.古同“培”,指屋的后墙。
法:1.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包括法律、法令、条例、命令、决定等:合法。犯法。变法。军法。婚姻法。绳之以法。依法治国。2.方法;方式:办法。用法。土法。加法。这件事没法儿办。3.标准;模范;可以仿效的:法帖。法书。取法乎上。4.仿效;效法:师法。法其遗志。5.佛教的道理:佛法。现身说法。6.法术:作法。斗(dòu)法。7.姓。8.指法国:法语。法文。9.法拉的简称。一个电容器,充以1库电量时,电势升高1伏,电容就是1法。
乱:1.没有秩序和条理:乱七八糟。2.武装骚扰:兵乱。叛乱。3.使混乱;使紊乱:捣乱。以假乱真。4.任意;随便:不许乱扔纸屑。
纪:[jì]1.纪律;法度:军纪。政纪。风纪。违法乱纪。2.义同“记”,主要用于“纪念、纪年、纪元、纪传”等,别的地方多用“记”。3.古时以十二年为一纪,今指更长的时间:世纪。中世纪。4.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三级,纪以上为代,如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跟纪相应的地层系统分类单位叫做系(xì)。[jǐ]姓(近年也有读Jì的)。
说到“坏法乱纪”,许多人会联想到破坏规则的行为。比如《史记》中记载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纵容亲信践踏法律,最终导致商朝覆灭。这个成语背后到底在强调什么?其实核心在于警示人们:当规则被系统性破坏时,社会运转就会陷入混乱。
举个现代例子:某公司高管利用职权为亲属“开后门”,挤占普通员工晋升机会。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企业制度,更让团队失去公平竞争的环境。有人可能会问:为何这类现象难以根除?关键在于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就像没有护栏的桥梁,车辆容易失控冲出路面。
我们身边也有正向案例。某社区业委会曾出现账目混乱,但新上任的主任坚持每月公开收支明细,甚至将采购合同拍照上传业主群。这种透明化操作看似简单,实则构建起“阳光防腐”机制。这说明对抗坏法乱纪不一定要大刀阔斧,日常的规范化操作就能形成有效制约。
有个现象值得注意:儿童游戏时若有人破坏规则,同伴往往会集体抵制。这种天然形成的秩序感,恰是法治社会的雏形。延伸到成人世界,当我们看到交通监控探头时选择遵守交规,本质上就是在维护集体契约。规则意识需要从小培养,更需要社会环境持续强化。
在数字时代,新型违规行为不断涌现。比如某些直播博主为流量教唆粉丝“薅羊毛”,看似占小便宜,实则破坏商业规则。但技术同样带来解决方案——区块链存证、智能合约等技术正在构建更可靠的信用体系。这提示我们:维护秩序不能仅靠惩罚,更需要构建与时俱进的规则框架。
观察城市共享单车的兴衰史会发现,当首批用户随意停放车辆时,企业通过信用分系统引导规范停放。这种柔性管理比单纯罚款更有效。或许对抗坏法乱纪的最佳方式,是让守规矩者获得可见的便利,让破坏者承受可感知的不便。
法治建设就像栽种行道树,需要持续浇灌才能成荫。当我们发现超市收银员多找零钱主动退还,或是快递员暴雨天仍坚持准时送货,这些细微处的规则坚守,都在为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转添砖加瓦。规则的生命力,终究要靠每个普通人的日常实践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