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ēng
  • bēng
  • guǎi
  • p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ēng bēng guǎi piàn

成语解释:指以欺手段捞取钱财,陷害他人。亦作“坑蒙拐骗”。

成语出处:魏风等《刘胡兰》:“整天价坑绷拐骗,每日里逛逛游游。”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坏手段

繁体字形:坑綳枴騙

英文翻译:bluff and deceive

坑绷拐骗的意思

坑:1.洼下去的地方:泥坑。弹坑。刨个坑儿。一个萝卜一个坑。2.地洞;地道:坑道。矿坑。3.古时指活埋人:坑杀。焚书坑儒。4.坑害:坑人。她被人坑了。5.姓。

绷:[bēng]1.张紧,拉紧:绷紧。小褂紧绷在身上。2.当中用藤皮、棕绳等物绷紧的竹木框:床绷。棕绷。绣绷。绷子。3.一种缝纫方法,粗粗缝上或用针别上:绷被头。4.束,包扎:绷带。5.(物体)猛然弹起:绷簧。绷弓子。6.勉强支持:绷场面。7.方言,骗财物:坑绷拐骗。[běng]板着,强忍着:绷劲。绷着脸。[bèng]1.裂开:绷瓷儿。2.方言,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有“很”的意思:绷硬。绷亮。

拐:1.转变方向:那人拐进胡同里去了。前面不能通行,拐回来吧!2.弯曲处;角:墙拐。门拐。3.瘸:他一拐一拐地走了过来。4.说数字时在某些场合用来代替“7”。5.下肢患病或有残疾的人走路拄的棍子,上端有短横木便于放在腋下拄着走。6.拐骗:诱拐。拐款潜逃。

骗:1.用谎言或诡计使人上当;欺骗:骗人。受骗。2.用欺骗的手段取得:骗钱。3.见〖骗马〗、〖骗腿儿〗。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坑绷拐骗”这四个字总让人联想到江湖骗术?先看这个例子:老王在菜市场花50块买了“纯野生蜂蜜”,回家发现是糖水勾兑的——这就是典型的“坑绷拐骗”。但问题来了:为什么这种手法屡试不爽?答案藏在人性弱点里,当我们贪图便宜或轻信捷径时,就容易掉进预设的陷阱。

再看职场中的变形版本。小张被猎头承诺“三年升总监”吸引跳槽,结果发现岗位职责与描述完全不符。这里有个有趣现象:为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会中招?其实“坑绷拐骗”的核心不在于手段多高明,而在于它精准戳中了人们对美好承诺的渴望。就像钓鱼时总要用鱼爱吃的饵,骗子们深谙此道。

有个真实案例值得玩味。杭州某小区连续出现“燃气检修”诈骗,骗子穿着仿制工装挨家敲门。令人惊讶的是,超过60%的受骗者都表示“看他们穿得挺正规的”。这带出关键问题:现代社会的“坑绷拐骗”是否正在专业化升级?我的观察是,随着防骗意识提高,骗局确实在向场景化、技术化演变,就像病毒会产生抗药性。

但也不必过于悲观。去年我在云南旅行时,遇到位卖银饰的白族老奶奶。她主动提醒游客:“要是有人说银饰能治病,千万别信,戴着好看就行。”这种民间自发的“防骗指南”,恰恰说明诚信文化正在生长。或许对抗“坑绷拐骗”最有效的疫苗,就是让更多人成为真相的传播者。

最后思考个辩证问题:既然骗术自古存在,为何人类文明还能持续发展?答案或许藏在“吃一堑长一智”的进化规律中。就像手机系统需要定期更新安全补丁,我们的社会认知也在与骗局的较量中不断升级。下次遇到“天上掉馅饼”时,不妨先问问:这馅饼的包装盒上,有没有藏着看不见的鱼钩?

坑绷拐骗的造句

  1. 造句 王老癞小到偷鸡摸狗、坑绷拐骗、大到欺男霸女等种种劣行,一度让李广霞在村子中抬不起头来。
  2. 造句 你们说得对,我这个老乡是坑绷拐骗五毒俱全了。
  3. 造句 你小声点,这个社会,坑绷拐骗的买卖好做的呢!跟你说,我现在天天在这里接佣兵任务,买卖火着呢!
  4. 造句 那你就和他们学吧!学他们坑绷拐骗、偷抢捞赚;不讲良心,不择手段;不讲道德,不顾法律;我行我素,为所欲为,成为社会的蛀虫,成为世界上的垃圾。
  5. 造句 五人最近通过出售材料和阿鸟的坑绷拐骗等等也积攒了一些身家,可是到了这里才发现,毫无用处。
  6. 造句 就他那德行,除了坑绷拐骗,强买强卖外,还会干什么?别人干好了的夜总会,他去给抢过来自己干。
  7. 造句 大宝啊!你在外面做事,你要记住,我们孙家的人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做伤天害理、坑绷拐骗的事。

"坑绷拐骗"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