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uí
  • shēn
  • zhè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uí shēn zhèng hù

成语解释:绅:古代士大夫的衣带;笏:朝笏。垂下衣带的末端,恭敬地拿着朝笏。形容大臣庄重严肃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旧时大臣等

繁体字形:垂紳正笏

英文翻译:Wat, a gentleman

垂绅正笏的意思

垂:1.耷(dā)拉下来:垂柳。2.留传:永垂不朽!3.将;快要:垂老。功败垂成。4.敬辞。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垂念。垂询。

绅:1.古代士大夫束在腰间的大带子,下垂部分叫绅。2.绅士:土豪劣绅。乡绅。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成语评论

你可能会好奇,"垂绅正笏"这成语到底咋用啊?举个栗子,老张在员工大会上整理好西装领带,挺直腰板开始汇报年度计划,同事们都说他这副"垂绅正笏"的架势,活脱脱像古装剧里的大臣上奏折。

哎,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词儿现在还有啥用啊?说白了,它不只是形容仪表端正,更强调在重要场合保持庄重态度。就像上周小李面试时,把皱巴巴的简历换成烫金文件夹,面试官当场夸他懂得"垂绅正笏"的职场礼仪。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年轻人讲究个性解放,整天端着"垂绅正笏"的架子累不累啊?依我看,关键要分场合。好比说参加学术论坛当然要正襟危坐,但团建活动要是还板着脸,那就真成出土文物啦!

有意思的是,这成语还能活学活用。上周看直播,有个主播把直播间布置得像御书房,拿着自拍杆当笏板讲解历史知识,弹幕里满屏都在刷"当代垂绅正笏",这种古今混搭的效果反而特别吸睛。

说到底,"垂绅正笏"传递的仪式感在现代社会依然吃香。就像咱们平时视频会议,虽然在家穿着睡衣,至少要把摄像头对准收拾干净的书桌——这不就是数字化时代的"垂绅正笏"嘛?保持专业形象和放松状态之间的平衡,才是当代人的生存智慧。

最后叨叨句,仪式感这东西就像调味料,用对了提鲜,用多了齁咸。下次遇到正经事儿,不妨试试"垂绅正笏"的认真劲儿,但千万别变成刻板印象里的老古板哦!

垂绅正笏的造句

  1. 造句 欧阳修称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
  2. 造句 金说这样的文章好像“坟前对立翁仲,非不垂绅正笏,吾殊苦其连头带颈,直胸平背也”。
  3. 造句 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4. 造句 晋灵公派刺客鉏麋前去刺杀赵盾,鉏麋进入赵府后,看到赵盾朝衣朝冠,垂绅正笏,端坐于堂上,等待上朝。
  5. 造句 五更,见重门洞开,鉏鸒进中门,看到堂上灯光影影,赵盾朝衣朝冠,垂绅正笏,端然于堂上坐以待旦上朝。

"垂绅正笏"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