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 nóng
  • gōng
  • sh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ì nóng gōng shāng

成语解释: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成语出处:《管子 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淮南子 齐俗训》:“是以人不兼官, 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 商与商言数。”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士農工商

英文翻译:scholar , farmer , artisan and merchant

士农工商的意思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士人:士农工商。4.军人:士兵。士气。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8.姓。

农:1.农业:务农。农具。农田水利。农林牧副渔。2.农民:老农。茶农。菜农。3.姓。

工:1.工人和工人阶级:矿工。钳工。瓦工。技工。女工。工农联盟。2.工作;生产劳动:做工。上工。加工。勤工俭学。省料又省工。3.工程:动工。竣工。4.工业:化工(化学工业)。工交系统。5.指工程师:高工(高级工程师)。王工。6.一个工人或农民一个劳动日的工作:砌这道墙要六个工。7.(工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工。做工。8.长于;善于:工诗善画。9.精巧;精致:工巧。工稳。10.姓。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3”。参看〖工尺〗。

商:1.商量:协商。2.商业:经商。3.商人:行商。4.除法所得的结果:八除以二的商是四。5.朝代名(约前1600—前1046)。汤灭夏后建立。建都亳(bó,今河南商丘),国号商。以后多次迁都,至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故商朝又称殷朝,也称殷商。传到纣,为周所灭。6.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成语评论

说到“士农工商”,很多人会联想到古代社会的职业排序。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古代读书人十年寒窗考功名,就像现在年轻人挤破头考公务员;农民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精耕细作,和当代新农人搞生态种植其实异曲同工。

有个问题很有意思:为什么这个成语把商人放在最后?其实这和古代“重农抑商”的观念有关。就像现在有些长辈总觉得“铁饭碗”最稳妥,做生意风险大,这种心态跨越千年依然能找到影子。不过看看现代直播带货的主播们,把商品推广玩出花样,倒让“商”这个字焕发了新活力。

工匠在古代常被低估,但他们的智慧至今闪光。举个反常识的例子:明朝工匠用糯米灰浆修建的城墙,抗震性能堪比现代水泥。这让我想到如今程序员写代码,本质上也是用“数字榫卯”搭建虚拟世界。职业形式在变,但创造价值的本质从未改变。

有朋友问:现在职业选择这么多,士农工商还适用吗?我倒觉得这更像四种思维模式:士的规划力、农的务实性、工的创造力、商的灵活性。就像自媒体博主既要会写文案(士),又要懂产品(工),还得研究流量(商),偶尔还得像农民般耐心等待内容“开花结果”。

最近看乡村振兴纪录片时突然领悟: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既带着知识分子的眼界(士),又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农),还能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商),这不正是打破传统分工的鲜活案例吗?职业界限越模糊的时代,越需要这种跨界融合的能力。

有个观察挺有意思:老一辈常说“隔行如隔山”,现在年轻人却信奉“斜杠青年”。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就像古代匠人既要精通木工(工),也得会算账目(商)。关键不在职业标签,而在于能否在不同场景中切换思维模式,这或许就是传统文化给现代人的启示。

最后说个冷知识:故宫修缮队的老师傅们至今保持着“三年学徒五年半作”的传统,这种工匠精神与互联网公司推崇的“敏捷开发”看似对立,实则都在追求专业深度。或许我们应该少些比较排序,多些兼容并蓄——毕竟社会这台大机器,少了哪个零件都转不顺畅。

士农工商的造句

  1. 造句 “士农工商”是传统中国社会的核心结构.
  2. 造句 凡人行运,最怕羊刃,主作事稽迟,士农工商皆厌之,经云:“运行羊刃,财物耗散”。
  3. 造句 也因此,士农工商,只有读书才能光宗耀祖,若是做了商人,即便腰缠万贯也不过卑贱之人罢了。
  4. 造句 自古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士农工商的顺序基本上没有变动过,商人一直被视为贱业。
  5. 造句 士农工商,虽然商为末技,却也不能忽视。
  6. 造句 士农工商,这四个字就告诉大家,在古代,商人属于贱民,其地位连手工业者都不如,更别提农民或者士子。
  7. 造句 “三教九流、士农工商、耆绅教员、地痞乞丐、猎人匠作、主妇丫鬟,婚丧嫁娶、四时风习,应有尽有,跃然纸上。
  8. 造句 在幕府时代,日本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大阶层,居于社会顶端的是将军、大名、藩主等贵族,商人地位最低,还有被称为“贱民”、“秽多”的最下等阶层。
  9. 造句 文臣武将争来此地驻马,得中原必先得天中;士农工商纷至淮西入店,朱紫贵须待月旦评。
  10. 造句 垄断大唐经济,玩转大唐经济体系,颠倒古人认知士农工商,商字最崇高无上地位。

"士农工商"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