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uō wén wéi fù
成语解释:以多学知识、技能为富有。
成语出处:《礼记·儒行》:“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孔子家语·儒行》:“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而仁义以为土地,不求多积而多文以为富。”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宾语;指学问
繁体字形:多文為富
英文翻译:learning is wealth
多:1.数量大(跟“少、寡”相对):多年。多种多样。多才多艺。多快好省。2.超出原有或应有的数目;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跟“少”相对):这句话多了一个字。你的钱给多了,还你吧。3.过分的;不必要的:多心。多嘴。多疑。4.(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有零头:五十多岁。两丈多高。三年多。5.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强多了。这样摆好看得多。6.姓。7.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你看他老人家多有精神!。这问题多不简单哪!8.指某种程度: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陡,他总是走在前面。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富:1.财产多(跟“贫、穷”相对):富裕。富有。富户。农村富了。2.使变富:富国强兵。富民政策。3.资源;财产:富源。财富。4.丰富;多:富饶。富于养分。5.姓。
老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但“多文为富”这成语可不止是让你死读书!说白了,它想表达的是知识积累能让人精神上“富得流油”。举个栗子,老王退休后天天泡图书馆,别人笑他“一把年纪还折腾”,结果他靠研究历史写了本畅销书,这不就是“多文为富”的活例子?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现在信息爆炸,刷短视频也能学东西,凭啥非得啃书本?”好问题!其实“多文”的关键不在形式,而在于系统化的深度思考。比如小张爱看科普视频,但他会把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甚至和行业大佬线下交流——这种主动消化信息的过程,才是真正把“文”变成“财富”的秘诀。
你品,你细品,现代社会早就不拼谁记得多,而是看谁能把知识玩出花儿来。就像我邻居家的00后妹子,靠着研究汉服文化成了百万UP主,她说:“老祖宗的纹样里藏着流量密码!”你看,把冷门知识转化成新赛道,这不比守着存款数字香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咱也别走极端。有人为了显摆学识,硬背《辞海》里的生僻字,结果聊天时满嘴“饕餮”“魑魅魍魉”,把朋友都吓跑了。要我说啊,“多文”得像是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而不是拿知识当板砖拍人。
最后划重点:真正的“文富”,是让知识流动起来。就像村头李大爷用抖音教年轻人种有机蔬菜,既传播了农技,又带动了特产销售。这种把知识变成桥梁的能力,才是这个时代最硬核的“财富自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