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uō yán huò zhōng
成语解释:或:有的。中:正好对上。指多方面讨论之,有的可能中的。
成语出处:《云笈七签》卷七十:“凡我同志,庶几于此者,要在细求真诀,务以师授,不可以谀闻浅说、多言或中之义,所希企及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
繁体字形:多言或中
英文翻译:Talkative or middle
多:1.数量大(跟“少、寡”相对):多年。多种多样。多才多艺。多快好省。2.超出原有或应有的数目;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跟“少”相对):这句话多了一个字。你的钱给多了,还你吧。3.过分的;不必要的:多心。多嘴。多疑。4.(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有零头:五十多岁。两丈多高。三年多。5.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强多了。这样摆好看得多。6.姓。7.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你看他老人家多有精神!。这问题多不简单哪!8.指某种程度: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陡,他总是走在前面。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或:1.也许,有时,表示不定的词:或许。或者(a.也许;b.连词,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均可单用“或”)。或然。或则。2.某人,有的人:或告之曰。3.稍微:不可或缓。不可或忽。不可或缺。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哎哟喂,咱们今天来聊聊“多言或中”这成语,你别说,这词儿乍一听有点儿像在劝人“少说两句”,但仔细品品,里头学问可大着呢!举个栗子:公司开会时,老张噼里啪啦提了十几个方案,最后还真有个点子被采纳了。这时候同事打趣他:“老张你这叫多言或中啊!”你看,这成语用在这儿是不是特传神?
这时候您可能要问了:“那这成语到底是在夸人还是损人啊?”好问题!说白了,这就像炒菜放盐——得看火候。比如新手写文章,一口气堆了50个比喻句,编辑皱着眉头说:“小同志,多言或中虽好,但咱得挑重点啊!”您瞧,这话里既有肯定也有提醒,跟吃麻辣烫似的,辣得过瘾还得配上冰豆奶中和。
再比方说朋友聚会,小王从国际形势聊到小区物业,突然蹦出个金句:“要我说啊,这垃圾分类就跟人生似的,得分清主次!”大伙儿拍腿大笑:“可以啊老王,今儿可算多言或中了!”您发现没?这成语用在这儿,既活跃气氛又暗含智慧,比直接说“你终于说人话了”可高明多了。
这时候问题又来了:“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多言或中还有现实意义吗?”嘿,您算问到点子上了!就拿刷短视频来说,有人一天发20条,可能就1条爆款。这现象不正是多言或中的现代版演绎吗?不过话说回来,咱老祖宗的智慧还藏着层深意:别光顾着刷存在感,得把“中”的概率提上来才是真本事。
您看,这个成语就像个万花筒,转个角度就有新发现。个人觉着吧,在自媒体时代,与其追求“多言”,不如琢磨怎么“言中”。好比打靶射击,新手总想多打几枪碰运气,老手却懂得先校准准星。说到底,说话做事都得讲究个“有效输出”,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古人留下的成语就像压缩饼干,看着不起眼,泡开了能顶饿。多言或中这事儿吧,关键不在“多”而在“或”——重点是要保持思考的活性,但千万别把运气当本事。就像咱东北人说的:“话多不压身,但得往炕头热乎处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