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uō xǔ shǎo yǔ
成语解释:答应人家的多,给予人家的少。
成语出处:宋·张商英《素书》:“多许少与者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乱许诺
繁体字形:多許少與
英文翻译:More, less
多:1.数量大(跟“少、寡”相对):多年。多种多样。多才多艺。多快好省。2.超出原有或应有的数目;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跟“少”相对):这句话多了一个字。你的钱给多了,还你吧。3.过分的;不必要的:多心。多嘴。多疑。4.(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有零头:五十多岁。两丈多高。三年多。5.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强多了。这样摆好看得多。6.姓。7.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你看他老人家多有精神!。这问题多不简单哪!8.指某种程度: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陡,他总是走在前面。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许:[xǔ]1.应允,认可:许可。允许。特许。2.承认其优点:赞许。嘉许。3.预先答应给与:许诺。4.女方接受男方求亲:许配。许嫁。以身相许。5.或者,可能:也许。或许。6.处,地方:何许人。7.表示约略估计的词:几许。少许。8.这样:如许。9.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东。10.姓。[hǔ]1.〔许许〕众人共同用力的声音。2.(許)
少:[shǎo]1.数量小(跟“多”相对):少量。少见多怪。2.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缺少(跟“多”相对):账算错了,少一块钱。全体同学都来了,一个没少。3.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4.亏欠:少人家的钱都还清了。5.暂时;稍微:少候。少待。[shào]1.年纪轻(跟“老”相对):少年。少女。老少。青春年少。2.少爷:恶少。阔少。3.姓。
与:[yǔ]1.给:赠与。与人方便。信件已交与本人。2.交往:相与。与国(友邦)。3.赞许;赞助:与人为善。4.等待:岁不我与(时光不等人)。5.姓。6.跟;向:与虎谋皮。与困难作斗争。7.和:工业与农业。批评与自我批评。[yù]参与:与会。[yú]同“欤”。
生活中常听到"多许少与"这个成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举个常见例子:网络购物时商家承诺"买一送十",实际收到货却发现只多送了个钥匙扣。这就是典型的"答应得多,兑现得少",像极了我们常说的"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区别。
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其实这和人性弱点有关。当人们想要快速获得他人信任时,往往会下意识夸大承诺。就像家长哄孩子"考100分就带你去迪士尼",结果只去了小区游乐场。这种"承诺膨胀"短期内能调动积极性,但就像吹大的肥皂泡,迟早会破。
不妨看看职场中的实例。某公司招聘时承诺"每年三次海外游学",新人入职后发现所谓游学就是参加线上讲座。这种落差感就像期待满汉全席却收到方便面,不仅消磨信任,更会引发"承诺疲劳"——下次就算遇到真福利,员工也会先打个问号。
如何避免成为"多许少与"的受害者?我的经验是建立"承诺过滤机制"。比如朋友借钱时说"下月发奖金就还",可以追问具体金额和到账日期。就像网购要看差评区,既要听承诺内容,更要观察承诺者的过往信用记录。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反观自身。上周答应帮同事修改PPT,结果拖到截止日草草了事。这种无意识的"承诺超支"就像信用卡透支,次数多了就会信用破产。现在我会在手账本记录每个承诺,像管理财务一样管理信用额度。
观察市面上的网红奶茶店也能得到启发。那些天天喊"限量特供"的店铺,往往三个月后就门可罗雀。反观坚持"少说多做"的老字号,柜台前永远排着长队。这印证了商业世界的真理:用桂花香引诱顾客,不如踏实酿好每坛桂花蜜。
最近帮邻居照顾宠物狗的经历让我深有体会。原本担心临时加价,提前说好"超出三天每天加收20元",结果狗主人主动多给了护理费。这个反例说明:当承诺与行动成正比时,收获的善意往往超乎预期。诚信就像种子,用心栽培终会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