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 zhāng tà fá
成语解释:大规模地进行武力讨伐(张:施行;挞伐:征讨)。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19回:“如果陛下必要大张挞伐,以示天威,则当多派士兵,以期必胜。”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多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大張撻伐
英文翻译:declare war on a country to punish it for its iniquities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张:1.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张嘴。张翅膀儿。张弓射箭。一张一弛。2.陈设;铺排:张灯结彩。大张筵席。3.扩大;夸张:虚张声势。4.看;望:东张西望。5.商店开业:新张。开张。6.a)用于纸、皮子等:一张纸。两张画。十张皮子。三张铁板。b)用于床、桌子等:一张床。四张桌子。七张犁。c)用于嘴、脸:两张嘴。一张脸。d)用于弓:一张弓。7.二十八宿之一。8.姓。
挞:1.打;用鞭、棍等打人:鞭挞。2.旧指征讨;镇压:挞伐。
伐:1.砍(树):伐木。伐了几棵树。2.攻打:征伐。讨伐。北伐。3.姓。4.自夸:伐善。不矜不伐(不自大自夸)。
哎呦喂,今天咱们来唠唠“大张挞伐”这个成语。你肯定听过领导讲话时说“要对不良现象大张挞伐”,但具体啥意思?说白了就是“抄家伙开干”的文雅版,专指用猛烈手段公开批判或打击。比如某明星偷税漏税被全网骂上热搜,网友们的集体声讨就是典型的大张挞伐。
等等,大张挞伐只能用在战争场景吗?咱得掰扯清楚。其实现在更多用来形容舆论场的口水战,就像去年网红餐厅卫生问题曝光后,市场监管部门连夜突击检查,媒体跟着疯狂报道——这波操作既有实际处罚,又有舆论施压,妥妥的现代版大张挞伐。
说到这儿插句个人看法:现在大伙儿用这个词容易上头。好比前阵子某作家被挖出十年前的争议言论,网友恨不得把人家祖坟刨了。要我说啊,大张挞伐也得讲究个火候,就像炒菜得控制油温,火力太猛容易糊锅。
那这成语用在工作里咋整?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公司发现采购流程有猫腻,老板在全员大会上拍桌子:“必须大张挞伐,查清楚一个不留!”转头就成立了跨部门稽查组。你看,这既表明了态度,又给出了解决方案,比单纯发脾气高明多了。
最后唠叨两句:咱用成语得与时俱进。古代打仗敲战鼓叫大张挞伐,现在可能就是个微博话题爆掉的事儿。记住啊朋友们,语言这玩意儿就像条河,得跟着时代往前淌,但河床底下的石头——那些核心意思,可千万不能给冲跑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