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 bǐ rú chuán
成语解释: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象椽子那样大的笔。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成语出处:《晋书 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用于夸赞别人的文笔
繁体字形:大筆如椽
英文翻译:a big pen as large as a beam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笔:1.写字画图的用具:毛笔。铅笔。钢笔。粉笔。一支笔。一管笔。2.(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笔。工笔。败笔。曲笔。3.用笔写出:代笔。直笔。亲笔。4.手迹:遗笔。绝笔。5.笔画:笔顺。笔形。6.a)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笔钱。三笔账。五笔生意。b)用于字的笔画:“大”字有三笔。c)用于书画艺术:写一笔好字。他能画几笔山水画。7.姓。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椽:椽子,承托屋面用的木构件。圆的叫椽,方的也叫桷。
哎哟喂,今儿咱们来唠唠“大笔如椽”这个成语。你别说,这词儿听着就像文人墨客专用词,其实背后藏着不少门道呢!举个栗子:王总在会上用大笔如椽的气势挥毫写下公司新战略,看得在场股东直竖大拇指。这时候你品,你细品,这成语是不是把那种磅礴气势和过硬实力都给整明白了?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大笔如椽到底啥时候能用啊?”好问题!咱举个接地气的例子:你瞅老张给村里写春联那个架势,红纸一铺墨汁一蘸,嚯!真叫个大笔如椽,围观的乡亲们都说这字儿能镇宅。说白了,但凡遇到需要展现深厚功底或宏大格局的场合,这成语就是你的语言buff啊!
要我说啊,这个成语现在可不只是文人的专利。前两天看直播带货,有个主播介绍新产品时那个口若悬河的劲儿,弹幕立马飘过“主播大笔如椽”。你看,这届网友多会活学活用!这说明啥?语言本来就是活的,关键得用在刀刃上。
不过咱也得注意分寸感。你说要是邻居二大爷在胡同口下象棋,非得说人家“大笔如椽”,那可就闹笑话了。这里头讲究个场景适配,就像穿衣服得看场合,用成语也得看菜下饭嘛。说到底,语言就是工具,用得巧了才能四两拨千斤。
最后唠句实在的,成语文化就像老火靓汤,得慢慢熬才能出味儿。下次遇到能镇场面的场合,不妨试试“大笔如椽”这词儿,保管让人眼前一亮。记住咯,好钢要使在刀刃上,好词儿得用在节骨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