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 fēng dà làng
成语解释:指巨大的风浪。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争。
成语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斗争激烈
繁体字形:大風大浪
英文翻译:strong wind and big waves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浪:1.波浪:风平浪静。乘风破浪。白浪滔天。2.像波浪起伏的东西:麦浪。声浪。3.没有约束;放纵:放浪。浪费。4.逛:到街上浪了一天。5.姓。
大伙儿常听人说“大风大浪”,这词儿到底咋用呢?举个栗子啊,“老王创业二十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你瞅瞅,这简单一句话就把人家见过世面的劲儿给说明白了。说白了,这成语就是用来形容经历过重大考验或动荡的人事物。
那有人要问了:“这大风大浪只能用在人身上吗?”嘿,您可问到点子上了!咱拿台风天的渔船举个例:“电视里播着渔船顶风破浪的画面,船长对着镜头吼'这点风浪算啥子'”,您瞧见没?连自然现象带人物精神头儿,全都给整明白了。
话说回来,为啥大伙儿爱用这个成语呢?个人觉着啊,这里头藏着咱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就像老话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风浪既是危险也是机遇。您看郑和下西洋那会儿,要是没点闯风浪的胆量,哪来的海上丝绸之路?
不过现在年轻人可能觉得这词儿老套?那您可就错了!现在搞直播的小年轻也爱说“直播间人气跟坐过山车似的,咱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您品品,这不就把传统成语用出新花样了?时代在变,老话儿照样能活出新鲜劲儿。
要我说啊,遇到风浪别光想着躲。您看海边长大的孩子哪个不是浪里白条?正是那些扑腾挣扎的时刻,才能练出真本事。就像我二舅说的:“没被浪头拍过的人,学不会冲浪”,这话糙理不糙。
最后给各位提个醒儿:说风浪可不单指坏事。您要是在事业上升期突然接个大项目,这也算甜蜜的风浪不是?关键看咱用啥心态去面对。下回遇到事儿,不妨跟自己说:“让风浪来得更猛烈些吧!”保不齐就闯出新天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