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iān cóng rén yuàn
成语解释:上天顺从人的意愿。指事物的发展正合自己的心愿。
成语出处: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谁知天从人愿,到的我家不上三日,就添了一个满抱儿小厮。”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繁体字形:天従人愿
英文翻译:god is carrying out the wishes of man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从:[cóng]1.依顺:顺从。盲从。从善如流。2.采取,按照:从优。3.跟随:愿从其后。4.跟随的人:侍从。仆从。5.参与:从业。从政。投笔从戎。6.由,自:从古至今。从我做起。7.次要的:主从。从犯。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姓。[zòng]1.古同“纵”,竖,直。2.古同“纵”,放任。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愿:1.意志;希望:心愿。愿望。2.肯;乐意:情愿。自愿。3.祈求神佛时许下的酬谢:许愿。还愿。4.谨慎老实:谨愿。
提到“天从人愿”,许多人会联想到“心想事成”。比如,小明准备了半年的考试,结果题目全是他复习的重点,成绩一出,直接拿了满分。这时候大家可能会感叹:“真是天从人愿啊!”但问题来了:为什么“天从人愿”总是让人羡慕?其实,羡慕的背后往往藏着看不见的努力——小明如果不复习,再“天从人愿”的考题也难拿高分。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老张一直想开一家早餐店,结果刚租下店面,隔壁就新开了一所中学,客流量暴涨。有人觉得他运气好,但老张自己说:“选址前我跑了三个月,专门研究学生上下学路线。”这引出一个关键问题:“天从人愿”到底是运气还是必然?我的看法是,它更像是“准备”和“机遇”的化学反应——没有前期调研,再好的位置也可能被错过。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天不从人愿怎么办?”比如旅行时盼着晴天,却偏偏下雨。这时候,“天从人愿”是否意味着不能有意外?完全不是。我曾遇到类似情况:原本计划拍日出的行程因暴雨取消,却意外发现一家藏在巷子里的老茶馆,听到了当地人讲述的百年故事。有时候,所谓“不遂人愿”反而打开了新的窗口。
再往深想,“天从人愿”是否等于被动等待?绝对不是。比如社区组织环保活动,原定周末却预报台风,组织者没有干等天气好转,而是提前联系室内场地,最终活动参与人数翻倍。这说明,“天从人愿”的另一种解法是主动创造可能性,而不是单纯指望外部条件配合。
最后说一个反常识的观点:人们总希望事事“天从人愿”,但若真的一切顺遂,反而可能失去惊喜。就像炒菜时完全按菜谱操作,虽然稳妥,却少了偶然尝试出新口味的乐趣。生活需要一点“计划内”的确定性和“计划外”的未知感——这才是“天从人愿”更深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