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iān guāng yún yǐng
成语解释:影:影子。天上的光亮,云彩映在水中的影子
成语出处: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景物描写等
繁体字形:天光雲影
英文翻译:Sky light, cloud shadow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光: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云:1.说:人云亦云。不知所云。2.表示强调:岁云暮矣。3.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4.指云南:云腿(云南宣威一带出产的火腿)。5.姓。
影:1.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影。花影。倒影。幻影。影壁。影响。影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影无踪。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影。含沙射影(喻暗地里诽谤中伤)。2.形象:摄影(照相)。留影。剪影。影印。影像。3.描摹:影写。影抄。影宋本。4.指“电影”:影评。影院。影片。影视(电影和电视)。影坛。
清晨的西湖边,薄雾未散。游船划过水面时,船头劈开的波纹中倒映着朝霞与流云,恰似朱熹诗中"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景象。这种自然光景为何能成为经典意象?或许正因它捕捉到了瞬息万变中的永恒美感,水面既是镜子又是画布,将天地的对话定格在粼粼波光里。
摄影爱好者老张在朋友圈写道:"无人机升到200米,终于拍到了城市天际线与晚霞的完美交融,天光云影的层次感让钢铁森林都变得温柔。"有人留言问为何不用"美不胜收"这类常见词?老张回复:"这个成语像调色盘,既包含光线的变幻,又暗示着不同元素的默契配合,比单纯说'美'更有画面纵深感。"
在亲子教育领域,王老师设计过这样的课堂游戏:让孩子们用彩砂绘制"心中的天光云影"。七岁的朵朵把黄色砂粒洒成放射状,又用棉花絮点缀边缘,解释说:"太阳公公和云朵在玩捉迷藏,光从云缝里溜出来的时候,就像妈妈掀开窗帘叫我起床。"这个案例揭示成语的独特价值——它不仅是文学修辞,更能激发跨维度的联想创造。
现代人常抱怨生活节奏太快,或许可以试试"寻找天光云影"的观察练习。通勤路上注意玻璃幕墙反射的云朵形状,午后观察办公室绿植叶片上的光斑移动。这些碎片化的诗意瞬间,实则是成语穿越千年的当代回响。当数字屏幕占据我们90%的视线时,重新发现自然界的即兴光影秀,未尝不是种低成本的心灵按摩。
有位建筑师曾分享设计理念:"好的空间要像天光云影,既有明确功能分区,又保留流动的模糊地带。"这种设计哲学延伸了成语的意涵——确定性需要留白来衬托,正如晴空需要云朵来证明其辽阔。下次抬头看云时,或许可以想想:我们的人生规划,是否也需要这样的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