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iān chā dì yuǎn
成语解释:比喻两者相差极大。
成语出处:鲁迅《前记》:“他们是弟兄,所见的又是同一的东西,想到的用法却有这么天差地远。”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相差极远
繁体字形:天差地遠
英文翻译:there is a vas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差:[chā]1.义同“差”(chà):差别。差异。2.减法运算中,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2中,2是差。也叫差数。3.稍微;较;尚:差可。天气差暖。[chà]1.不相同;不相合:差得远。2.错误:说差了。3.缺少;欠:差点儿。还差一个人。4.不好;不够标准:质量差。[chāi]1.被派遣去做的事;公务;职务:兼差。出差。2.旧时指被派遣的人;差役:听差。解(jiè)差。[chài]同“瘥”。[cī]见〖参差〗(cēncī)。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远:[yuǎn]1.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2.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3.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4.深奥:言近旨远。5.姓。[yuàn]避开:近君子,远小人。
“天差地远”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像天和地一样相差极远”,常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差距极大。比如有人问:“张三和李四的工作能力谁更强?”答:“他俩的水平简直是天差地远,张三能独立完成项目,李四连基础表格都做不好。”你看,这种差距是不是像隔着整个银河系?
为什么人们喜欢用这个成语? 答案可能藏在它的画面感里。想象一下,当你用“天差地远”描述两个品牌的手机性能,听众脑中立马浮现出“一部能拍星空,另一部连自拍都模糊”的场景。这种夸张对比,比单纯说“差别很大”更能让人记住。
再来个生活例子: 小王兴奋地推荐朋友去新开的川菜馆:“这家的麻辣香锅和隔壁街那家简直是天差地远!”朋友反问:“难道一个辣到喷火,另一个淡得像白开水?”小王一拍大腿:“可不!连辣椒都是从四川空运来的!”你看,成语配上具体细节,瞬间让描述生动起来。
有人会问:“用这个词会不会太夸张?” 其实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比如在科技领域,可以说:“十年前的老式手机和现在的折叠屏手机,功能上早已是天差地远。”这里既点出了技术迭代的速度,又不会让人觉得不真实——毕竟触屏手机和翻盖机的差距确实像隔了个时代。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需要强调“质变”的场景。比如教育领域:“经过系统培训后,新教师的课堂掌控力和刚入职时相比,简直是天差地远。”这里不仅说进步大,更暗示了专业训练带来的飞跃式成长。
下次当你发现两种事物完全不在同一个量级时,不妨试试用“天差地远”来点睛。它就像语言中的放大镜,能帮你把隐藏的差距照得清清楚楚。用对了地方,平淡的叙述也能变得火花四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