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ān
  • qīng
  • bá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ān qīng rì bái

成语解释:犹言光天化日,大白天。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不然时今日天清日白,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人目昭彰,一传出去,不到得轻放过了你。”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天清日白

英文翻译:The sky is clear and the sun is white

天清日白的意思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白: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8.指丧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14.指地方话:苏白。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成语评论

天清日白”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事情明朗、毫无遮掩的状态。比如:“经过多方调查,案件的真相终于天清日白,大家心里都松了口气。”这里用“天清日白”强调了真相水落石出的豁然感。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水落石出”有什么区别?其实,“天清日白”更侧重整体局势的清晰,而“水落石出”更强调细节的显现。

再比如,朋友间化解误会时可以说:“我们把话摊开聊完,矛盾天清日白,关系反而更好了。”这时的“天清日白”既指问题被彻底讨论,也暗示了坦诚带来的积极结果。或许有人疑惑:为什么不用“一目了然”?因为“天清日白”带有从混沌到清明的动态过程,而“一目了然”更偏向静态的直观。

我曾在团队协作中遇到过类似场景:项目进度混乱时,有人提议“咱们把所有任务列出来,让责任天清日白”。果然,白板上的分工可视化后,效率立刻提升。这种经历让我意识到,人类对“清晰可见”的需求远比想象中强烈——模糊地带越少,协作信任度越高。

如今社交媒体上,网友常呼吁“让数据天清日白”,这背后反映的是公众对透明度的期待。有趣的是,这种诉求本身也面临矛盾:完全透明可能暴露隐私,过度遮掩又滋生猜疑。如何在两者间平衡,或许正是“天清日白”在现代社会的新课题。

观察生活会发现,许多矛盾源于信息差。当家长对孩子说“我希望家里规矩能天清日白”,本质是建立可预期的相处模式。这种表达比单纯强调“听话”更具平等性,因为它承认了规则需要双方共同看见与理解。语言的选择,往往藏着解决问题的钥匙。

"天清日白"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