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iān jīng dì yì
成语解释: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主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天經地義
英文翻译:as unalterable principles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经:[jīng]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经纱。经线。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经脉。经络。3.经度:东经。西经。4.经营;治理:经商。整军经武。5.上吊:自经。6.历久不变的;正常:经常。不经之谈。7.经典:本草经。佛经。念经。十三经。8.月经:行经。经血不调。9.姓。10.经过:经年累月。几经周折。这件事是经我手办的。经他一说,我才知道。11.禁(jīn)受:经不起。经得起考验。[jìng]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什么是“天经地义”?简单说,就是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自然的事。比如父母抚养孩子、子女孝敬长辈,这些行为跨越千年文化差异,在人类社会中始终存在。人们常说“养儿防老天经地义”,可真是这样吗?其实这种观念背后,藏着代际互助的社会生存逻辑。
工作中“多劳多得”算不算天经地义?表面看公平合理,但细想会发现漏洞。有人天生体力差,有人遭遇意外伤病,若只用劳动量衡量价值,反而可能制造不公。这提醒我们:所谓“理所当然”的规则,也需要与时俱进。
个人认为,真正天经地义的事物往往具备两个特征:符合自然规律,或经得起时间考验。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既遵守物理法则,又维系地球生态数十亿年。而像“欠债还钱”这类社会契约,虽非自然现象,但能持续促进文明发展,同样具有普适性。
现代人常把习惯当作天经地义。地铁里年轻人主动让座,看似简单举动,实则是道德共识的具象化。当看到有人对此习以为常却不知其源时,我会想:所有理所当然背后,都藏着值得探究的社会演进密码。
当遇到观念冲突时,与其争论“是否合理”,不如思考“为何形成”。农耕时代男耕女织的模式曾是天经地义,如今职场性别平等渐成新共识。这告诉我们:认知的边界永远在拓展,唯一不变的,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