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ān
  • jī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iān jīng dì jí

成语解释:天地间布满荆棘,喻世途或处境艰难。

成语出处:明·刘永锡《行路难》诗:“云漫漫兮白日寒,天荆地棘行路难。”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天荆地棘

英文翻译:Thorns and thorns

天荆地棘的意思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荆:1.灌木。种类很多。多丛生,枝条柔软,可编筐篓。2.古时用荆条做成的刑杖:负荆请罪。3.春秋时楚国也称荆。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棘:1.酸枣树,落叶灌木。有刺,果小味酸。种子供药用,治神经衰弱等。树可作嫁接大枣树的砧木。2.带刺草木的通称:荆棘。3.刺;扎:棘手。

成语评论

天荆地棘”这个成语,你听说过吗?它常用来形容环境险恶、困难重重,就像走在布满荆棘的路上一样。比如有人抱怨:“刚入职这家公司时,部门关系复杂,流程混乱,简直是天荆地棘。”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这个成语?因为它能精准传达“明明想前进却被阻碍包围”的焦灼感。

举个更贴近生活的例子。假设你想开家奶茶店,结果发现要同时应付房租暴涨、原料断供和网红品牌竞争,这时候朋友说:“你这可是天荆地棘啊!”这句话里的画面感立刻让人联想到——创业者就像在荆棘丛里找路,既要防着被划伤,还得找对方向。有趣的是,成语里的“天”和“地”其实在暗示:困难不仅是眼前的障碍,更来自整个环境的结构性问题。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代社会还用得上这种古老成语吗?我倒觉得特别合适。比如年轻人常说的“内卷”,本质上就是当代版的天荆地棘——大家明明都在努力,却像被困在带刺的迷宫里。不过换个角度看,荆棘丛里也能开出野蔷薇。就像某个社区咖啡店老板说的:“都说餐饮业天荆地棘,但我们用本地食材+故事营销,硬是扎出了一条新路。”

其实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动态感”。它不只是描述静态的困难,更强调在困境中行动的状态。就像登山者穿越灌木丛,虽然衣服被勾破、皮肤被划伤,但手上的开山刀始终在向前挥动。这种意象让我联想到:或许我们需要的不是绝对平坦的道路,而是培养穿越荆棘的勇气和智慧。

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当同事抱怨项目推进困难时,你可以说:“咱们这个项目确实天荆地棘,不过换个角度想——能解决这种难题的团队,以后还有什么闯不过的关?”用略带诗意的表达化解焦虑,反而能激发解决问题的创意。毕竟,连沙漠里都能长出仙人掌,谁说荆棘地里不能开辟新天地呢?

"天荆地棘"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