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 guāng yì cǎi
成语解释:奇妙的光亮和色彩。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一回:“向里一望,只见是个窈窕洞房,满室奇光异彩,也不辨是金是玉,是花是绣,但觉眼光缭乱而已。”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光亮和色彩
繁体字形:奇光異彩
英文翻译:extraordinary splendor
奇:[qí]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奇事。奇闻。奇志。奇勋。奇耻大辱。商品奇缺。山势奇险。2.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奇兵。奇袭。出奇制胜。3.惊异:惊奇。不足为奇。4.姓。[jī]1.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奇数。奇偶。2.零数:五十有奇。
光: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异:1.有分别;不相同:异口同声。大同小异。日新月异。求同存异。2.奇异;特别:异香。异闻。3.惊奇;奇怪:惊异。深以为异。4.另外的;别的:异日。异地。5.分开:离异。异爨(亲属分家)。6.姓。
彩:1.颜色:五彩。彩云。2.彩色的丝绸:剪彩。张灯结彩。3.称赞夸奖的欢呼声:喝彩。博得满堂彩。4.花样;精彩的成分:丰富多彩。5.赌博或某种游戏中给得胜者的东西:得彩。中彩。彩票。6.戏曲里表示特殊情景时所用的技术;魔术里用的手法:火彩。带彩。彩活。7.指负伤流的血:挂彩。彩号。8.姓。
“奇光异彩”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咱们先看个例子:夜市的小摊上,霓虹灯招牌闪着红蓝黄绿的光,糖画师傅手里的热糖浆拉出金丝般的线条,整条街仿佛被打翻的颜料罐——奇光异彩的热闹里,飘着烤鱿鱼和桂花糕的香气。这里用成语不只是形容颜色多,更想表达那种让人眼花缭乱又心生欢喜的氛围。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只能描述实物吗?”其实不然。某科技展会上,全息投影的虚拟海洋生物在空中游动,机械臂在透明玻璃上画出会发光的电路图,AI生成的星空动态壁画不断变换色彩——现代技术的奇光异彩,让观众像掉进了科幻电影。这种用法突破了传统场景,把抽象的创新成果具象化了。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有了新生命。比如直播间的弹幕雨、手机APP的界面动效,甚至跨年晚会的无人机灯光秀,都在用数字化的方式演绎“奇光异彩”。它不再局限于自然光或传统工艺,反而成为描述信息爆炸时代视觉盛宴的生动表达。
再举个反常识的例子:深秋的银杏林,满树金黄本该单调,但阳光透过薄云形成光柱,晨露反射出彩虹斑点,游人围巾上的刺绣反光星星点点——单一色系里也能碰撞出奇光异彩。这说明色彩对比和光线变化才是关键,单纯堆砌颜色反而可能显得杂乱。
观察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需要调动多重感官的场景。比如沉浸式戏剧《幻境之城》,观众戴着VR眼镜看到的奇幻景象、环绕立体声效、座椅传来的震动、空气中飘散的柑橘香——多维度的奇光异彩让人分不清虚实。这种用法突破了成语原本的视觉限制,赋予它更立体的表达空间。
最后分享个小窍门:当你想描写某个场景“好看但说不清哪里特别”时,试试用这个成语打头阵。就像上周在陶瓷展看到釉色窑变的茶杯,明明都是青花瓷,但每件作品的光泽层次、纹理走向都不同——传统工艺的奇光异彩,藏着匠人二十年练就的火候。这里既保留了成语的本意,又带出了背后的故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