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āo
  • zuǒ
  • qu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ú cāo zuǒ quàn

成语解释:见“如持左券”。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章:“督、抚两大人这次用兵,计虑周详,胜利如操左券。”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如撡左券

英文翻译:have the ball at one's feet

如操左券的意思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操:1.抓在手里;拿:操刀。2.掌握;控制:操纵。稳操胜券。操生杀大权。3.做(事);从事:操作。操劳。重操旧业。4.用某种语言、方言说话:操英语。操吴语。5.操练:操演。出操。6.由一系列动作编排起来的体育活动:体操。早操。工间操。健美操。做几节操。7.品行;行为:操守。操行。8.姓。

左:1.方位词。面向南时靠东的一边(跟“右”相对,下2.同):左方。左手。向左转。3.方位词。东:山左(太行山以东的地方,过去也专指山东省)。4.偏;邪;不正常:左脾气。左道旁门。5.错;不对头:想左了。说左了。6.相反:意见相左。7.进步的;革命的:左派。左翼作家。8.同“”9.姓。

券:[quàn]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入场券。债券。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劵”作为“券”的异体字。其实“劵”本为“倦”的异体字,“券”和“劵”在意义上并无关联,故不将“劵”作为“券”的异体字。[xuàn]拱券,门、窗、桥梁等建筑成弧形的构件:发券。打券。

成语评论

如操左券”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其实描述了一种“稳操胜券”的状态。比如你准备了一场重要的考试,复习得特别充分,这时候朋友问:“这次能考好吗?”你可能会笑着回一句:“放心吧,如操左券!”这句话既表达了自信,又带着点文雅的幽默感。

为什么用“左券”而不是“右券”?这得追溯到古代契约文化。古人签合同会分成左右两半,左券由债权人保存,右券归债务人。久而久之,“左券”就成了掌握主动权的象征。比如两家公司合作谈判,甲方提前准备了详细方案和风险预案,开会时从容地说:“这次合作如操左券。”既点明了自己的充分准备,又暗含对局面的掌控力。

现代人怎么用这个成语?想象你帮同事解决了棘手的技术难题,对方惊叹:“你怎么这么熟练?”你可以摆摆手说:“之前做过类似项目,早如操左券啦。”这种用法既避免了“我早就知道”的炫耀感,又巧妙传递了经验带来的底气。我特别喜欢用它替代“十拿九稳”,因为前者更有文化韵味,适合稍微正式的场合。

用错场景会闹笑话吗?比如刚学做饭的朋友把菜烧糊了,这时候说“我本来如操左券”就显得很滑稽。这个成语更适合结果未出但信心十足的场景。就像运动员赛前采访说:“针对对手特点做了特训,这次比赛如操左券。”既展现了专业态度,又不让人觉得狂妄。

最近看企业财报时发现个有趣现象:某科技公司在行业动荡期依然保持增长,CEO在致股东信中写道:“面对市场变化,我们如操左券。”这句话既稳定了投资者情绪,又暗示公司早有应对策略。比起直白的“我们有信心”,这样的表达显然更有智慧含量。

下次需要展现从容态度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就像老茶客品茶时说的:“水温把控到位了,这壶茶便如操左券。”生活中很多事情,准备充分了自然水到渠成,这种笃定的状态,或许正是这个成语流传千年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