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ǔ
  • jiā
  • zhē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ú shǔ jiā zhēn

成语解释: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成语出处:《清朝野史大观 郭生始创戏院》:“吴县王鹤琴先生耆年硕德,与谈吴中掌故,则掀髯抵掌,如数家珍。”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如數家珎

英文翻译:can speak on a subject with great familiarity

如数家珍的意思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数:[shù]1.数目:次数。数额。2.几;几个:数次。数日。3.天数;命运:气数。在数难逃。4.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数学概念。由于生产实践对计数和测量的需要,首先产生了自然数(正整数),后又逐渐产生了分数、零、无理数、负数、虚数等。5.一种语法范畴。表示名词、代词所指事物的数量。6.指数学:数理化。[shǔ]1.点算:数数(shù)。数不清。2.比较起来最突出:数得上。数一数二。3.责备;列举错误:数说。数落。[shuò]屡次:频数。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珍:1.宝贵的东西:奇珍异宝。山珍海味。如数家珍。2.宝贵的;贵重的:珍本。珍品。珍禽。3.看重:珍视。珍重。珍惜。4.姓。

成语评论

如数家珍”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它形容人对某件事物特别熟悉,就像在清点自家珍藏的宝贝一样。比如老张提起小区二十年来的变化,从门口包子铺搬迁到绿化带改造,每个细节都说得清清楚楚,邻居感叹:“你这简直是如数家珍啊!”

这个成语只能在正式场合用吗?完全不是。同事聊起明星八卦时突然眼睛发亮:“肖战2019年演过《陈情令》,2020年发了单曲《光点》,2021年……”还没说完就被打断:“停停停,你对他真是如数家珍!”你看,日常闲聊中也能自然运用。

有个容易混淆的成语叫“了如指掌”,它们有什么区别?举个实际例子:导游介绍敦煌壁画能精确到颜料成分和创作年代,这是如数家珍;而外卖小哥不用看导航就能说出胡同里每户门牌号,这才是了如指掌。前者侧重对事物细节的详尽掌握,后者更强调对整体的透彻了解。

为什么有人用这个成语会显得生硬?关键在语境适配度。有次听实习生汇报时说:“我对公司打印机故障代码如数家珍”,虽然语法没错,但用夸张的成语描述琐碎工作,反而像在用高射炮打蚊子。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更适合用在有价值感、能引发共鸣的领域,比如家传手艺、深耕多年的专业领域。

在文学作品里怎么用好这个成语?莫言《檀香刑》里有段描写:“孙丙说起猫腔的九腔十八调,眉飞色舞如数家珍。”这里不仅展现人物对传统艺术的精通,更暗含着文化传承的厚重感。这种用法就让成语有了画面感和情感温度。

当你想表达对某件事的熟悉程度时,不妨先自问:这份熟悉里是否带着情感温度?就像母亲记得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衣服尺码,老匠人细说工具的使用年限,这种带有时间沉淀和情感投入的熟悉,才是如数家珍最贴切的打开方式。

如数家珍的造句

  1. 造句 对历史十分熟悉的小华谈起古代名将来简直如数家珍。
  2. 造句 展览会里讲解员给参观者介绍展品,讲解详细,如数家珍。
  3. 造句 一位老居士一听到师父的法号,立刻如数家珍的诉说他们的思念,以及师父以前在那里是如何的勤苦修行谦恭待人。
  4. 造句 每每提起她的学生,总是眉飞色舞,如数家珍。
  5. 造句 古代和中世纪的作家谈起独角兽和火蛇来如数家珍,但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认为,因为自身从未见过这些东西的任一种而有必要避免对它们作武断的阐述。
  6. 造句 他只要一谈起电影,就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7. 造句 这些街道我如数家珍去左边!
  8. 造句 提起家乡的著名历史人物,他就给我如数家珍般讲了起来。
  9. 造句 小孩子围着爷爷,静听他如数家珍地说着田里的趣事。
  10. 造句 这个村庄的事,他非常了解,往往如数家珍似的对别人讲个不停。

"如数家珍"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