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ú huò zhì zhēn
成语解释:见“如获至宝”。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至珍,一概都置之不顾。”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非常珍视喜欢
繁体字形:如獲至珎
英文翻译:seem to have hit the jackpot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获:1.捉住;擒住:捕获。俘获。2.得到;获得:获胜。获利。获奖。获罪。获救。不劳而获。3.收割:收获。
至:1.到:至今。自始至终。至死不屈。2.至于:甚至。3.极;最:至为感谢。你要早来,至迟下星期内一定赶到。
珍:1.宝贵的东西:奇珍异宝。山珍海味。如数家珍。2.宝贵的;贵重的:珍本。珍品。珍禽。3.看重:珍视。珍重。珍惜。4.姓。
“如获至珍”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形容得到某样东西时,像获得了最珍贵的宝物一样惊喜。比如你在旧书店偶然翻到一本绝版多年的小说,眼睛一亮,心跳加速——这时候你大概就能体会到“如获至珍”的感觉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如获至宝”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意思相近,但“珍”更强调独一无二的价值。比如考古学家在黄土中发现一枚保存完好的古代玉佩,那种激动不仅因为它的物质价值,更因为它承载的历史痕迹,这时候用“如获至珍”更能体现其特殊性。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无处不在。记得有次帮长辈整理阁楼,找到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打开竟是他们年轻时的往来书信。母亲捧着发黄的信纸反复摩挲,轻声说:“这些可比现在的聊天记录珍贵多了。”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结,或许正是“如获至珍”的深层含义。
职场中也有类似体验。刚入职时,前辈传给我一本手写的工作笔记,里面记满了行业“避坑指南”。当时觉得不过是普通本子,三年后自己带团队时才惊觉:那些朴素的记录里藏着二十年的经验沉淀。好东西未必金光闪闪,但总能在特定时刻显现价值。
有趣的是,数字时代反而让这种体验更强烈。去年朋友用算法帮我找回十年前误删的旅行照片,当模糊的像素重新组成冰岛极光的画面时,我对着屏幕发了很久的呆。数据洪流中,能让我们“如获至珍”的,往往是那些带着温度的记忆载体。
有人觉得这成语过时了?我倒认为它提醒着我们:真正的珍贵不一定是明码标价的存在。就像孩子沙滩上捡的贝壳,恋人夹在书里的干花,它们承载的情感重量,永远无法用物质标准衡量。下次当你为某样东西心跳漏拍时,不妨停下来想想——这份“珍贵感”,或许正来自你与世界产生的独特共鸣。
窗外的夕阳把书架染成琥珀色,突然想起去年在二手市场淘到的老相机。按下快门时轻微的机械声,仿佛把时光也卷进了胶片里。这种带着呼吸感的相遇,大概就是“如获至珍”最生动的注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