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éi
  • guàn
  • ěr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ú léi guàn ěr

成语解释:亦作“如雷贯耳”。①形容声音大(多指语音)。②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成语出处:《三国志平话》卷中:“‘吾乃燕人张翼德,谁敢共吾决死?’叫声如雷灌耳,桥梁皆断。”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客套话

繁体字形:如靁灌耳

英文翻译:reverberate like thunder

如雷灌耳的意思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雷:1.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近时放出闪电,闪电引起的高温使空气膨胀、水滴汽化而发生的强烈爆炸声。2.一种爆炸性的武器:水雷。地雷。

灌:1.浇;灌溉:引水灌田。往麦地里灌水。2.倒进去或装进去(多指液体、气体或颗粒状物体):灌了一瓶热水。风雪呼呼地灌进门来。那响亮的声音直往他耳朵里灌。3.指录音:灌唱片。4.姓。

耳: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成语评论

如雷灌耳”这个成语,你听过吗?它到底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老张第一次参加行业大会,主持人介绍他时说道:“这位是业内如雷灌耳的专家!”台下立刻响起掌声。这里的“如雷灌耳”显然不是字面上的“雷声震耳朵”,而是形容人的名声极大,广为人知。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如雷贯耳”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意思相近,但“如雷灌耳”更侧重“灌”的冲击感,像是信息强行进入耳朵。比如短视频里突然冒出洗脑广告,观众可能会吐槽:“这广告词真是如雷灌耳,躲都躲不掉!”

再举个反例:小王在朋友圈发了个小众冷知识,结果只有三个人点赞。他苦笑着说:“还以为这发现能如雷灌耳呢。”这种自嘲用法反而让成语有了幽默效果——名声没传开,但期待落差的调侃很真实。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来形容物理声音。比如走进演唱会现场,朋友捂着耳朵喊:“这音响效果简直如雷灌耳!”这时候它既保留了字面含义,又暗含“超出预期”的夸张感。

个人觉得,这类成语就像语言里的“高光笔”,用好了能让表达瞬间生动。不过要注意场合:给长辈祝寿时说“您的大名如雷灌耳”很合适,但评价邻居装修噪音时用这个词,可能会被当成讽刺。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某网红突然爆火,你觉得用“如雷灌耳”描述合适吗?其实这里存在微妙差异——短暂的热度和持久的声望不同,用“一夜爆红”更准确。可见成语不仅要会用,更要品出它背后的时间厚度。

如雷灌耳的造句

  1. 造句 先生大名,如雷灌耳,小弟献丑,真是班门弄斧了。
  2. 造句 这位主持人,妙语如珠,观众拍案叫绝之声,如雷灌耳。
  3. 造句 穿越野兽的咆哮,那首歌如雷灌耳。
  4. 造句 呵呵,幸会幸会,准提道友的大名我也是如雷灌耳啊!今日得见,真的是闻名不如见面啊!
  5. 造句 你妹啊,甲骨文的大名,从上学开始就如雷灌耳了,只是身为吊丝少年的自己并没有关注过。
  6. 造句 高守不明白,可听在九月耳中,却如雷灌耳,当下讶道,“您就是北欧师南宁道的宁道人?”。
  7. 造句 火云邪神,这四个字可谓久闻大名,如雷灌耳了。
  8. 造句 久闻南宫族长大名,如雷灌耳,今日一见果然人中之龙,仙人下凡,羡煞老夫啊!
  9. 造句 颜修武心中有些诧异,这秦家大小姐可是早就如雷灌耳了,怎么今天亲自跑到山里拜什么山了?大伙都传说这位大小姐,样貌出众,武艺不凡。
  10. 造句 盘风大吃一惊,他虽然是山里人,但是对女娲这种华夏传说中的神秘人物(神仙)还是有所了解的,女娲的大名,他早就如雷灌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