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ù dào rén jiā
成语解释:妇道:妇人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指成年女子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4回:“这件事还得与拙夫商量,妇道人家,不便十分作主。”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多用于蔑视
繁体字形:婦道人家
英文翻译:Women and family
妇:1.已婚的女子:少妇。2.女子的通称:妇科。3.妻子:夫妇。4.古指儿媳。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哎哟,说到“妇道人家”这词儿,咱们得先掰扯掰扯它的意思。你瞅瞅,这成语原本多指传统家庭中持家有道的女性,比如洗衣做饭、照顾老小这些活儿,但搁现在这社会,大伙儿对它的理解可有点变味儿了。比方说有人夸隔壁王婶:“人家妇道人家硬是把三个娃都供上了大学”,这话里既有佩服,又带点老观念的味道。
那咱得问个实在的:这词儿到底算褒还是贬?嘿,这事儿得看语境!你比如说张大娘逢人就念叨:“我个妇道人家不懂啥大道理,就知道把饺子包得皮薄馅大。”这时候分明是自谦里透着自豪。可要是有人阴阳怪气地说:“妇道人家就别掺和生意场的事儿”,那可就是妥妥的性别偏见了。
要我说啊,这成语就像个老物件儿,得擦亮了用。您看李姐开的那家社区食堂,既管着百十号人的伙食,还帮着调解邻里矛盾。这不正是新时代的“妇道人家”吗?所以说啊,关键不在标签怎么贴,而是看人怎么活出精气神儿。
有人可能要杠:现在都21世纪了,还提这老掉牙的词干啥?这话在理儿,但咱也得讲个实事求是。您瞅农村那些妇女主任,哪个不是既顾着家里老小,又带着乡亲们搞种植养殖?她们身上既有传统美德,又添了新本事,这才是真正活明白的“妇道人家”。
说到底啊,语言这玩意儿得跟着时代走。就像我二姑,年轻时是纺织厂一枝花,退休了倒腾起直播带货,手机玩得比小年轻还溜。您说她是守旧的“妇道人家”还是新女性?要我说啊,这两头她都给占全乎了!
往后看,这类老词儿说不定还能焕发新生机。就像老话说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现在这半边天早就不限于厨房灶台了。咱们既要记得老传统里的好,更得给新活法儿鼓鼓掌,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