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ǐ
  • zuò
  • yǒng
  • zhě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ǐ zuò yǒng zhě

成语解释: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比喻首先做坏事的人

繁体字形:始作俑者

英文翻译:the initiator of evil

始作俑者的意思

始:1.起头,最初,与“终”相对:开始。始终。始祖。始创。周而复始。2.才,刚才:方始。始悟(才觉悟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作:[zuò]1.劳动;劳作:精耕细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枪声大作。3.写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装:作态。装模作样。5.当作;作为:过期作废。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作斗争。自作自受。7.同“”。[zuō]作坊:小器作。

俑:古代殉葬的偶像:陶俑。兵马俑。

者: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强者。老者。作者。读者。胜利者。未渡者。卖柑者。符合标准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者。共产主义者。3.用在“二、三”等数词和“前、后”等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两者缺一不可。4.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者,空气流动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词。义同“”(多见于早期白话):者番。者边。

成语评论

始作俑者”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某公司突然传出裁员消息,后来发现是某位同事在茶水间随口抱怨引发误会,大家便说他是“谣言的始作俑者”。这里的关键在于,成语特指“第一个做某件坏事的人”,而不仅仅是事情的发起者。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其实这和古代丧葬文化有关。孔子反对用陶俑陪葬,认为这开了用真人殉葬的坏头——但考古发现,陶俑反而替代了活人殉葬,这说明成语背后可能存在历史误解。不过语言约定俗成,如今我们用它时更强调“引发负面后果的源头”。

生活中常见误用场景:有人说“他是远程办公的始作俑者”,这就用错了。远程办公本身是中性行为,只有当作弊、剽窃等负面事件时才能用这个成语。比如某学生用AI写论文未被发现,引得其他同学效仿,这位学生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区分责任边界。比如网络暴力事件中,第一个发布不实信息的人是始作俑者,但后续传播者的责任同样不可推卸。成语提醒我们关注事件源头,但解决问题不能止步于追责,更要建立防范机制——这种思考方式或许比单纯使用成语更有现实意义。

当看到媒体报道“某科技公司成为数据泄露的始作俑者”,我们既要看到企业安全管理的漏洞,也要注意成语背后的警示价值。语言就像镜子,既照出历史长河里的文化沉淀,也映射着当下社会的认知方式。用对成语不仅是语言修养,更是对复杂事物保持清醒认知的表现。

始作俑者的造句

  1. 造句 所有的安排的始作俑者是我们自身,是我们的孱弱假手于时光这权力。
  2. 造句 都是你这个始作俑者,害大家都受到牵连。
  3. 造句 大家都知道,老王就是我们厂行贿的始作俑者。
  4. 造句 我们可能会因此被指摘为推动改革的始作俑者,对银行与银行客户造成影响。
  5. 造句 世袭头衔和等级阶层的美国真想成为倒退风潮的始作俑者?
  6. 造句 为收到杀鸡儆猴的效果,老师处罚犯规的始作俑者。
  7. 造句 他最先发表文章鼓吹崇洋媚外,真可以说是始作俑者。
  8. 造句 在这片河川地,倾倒垃圾的始作俑者,实在可恶,如今垃圾推积如山,不知该如何处理。
  9. 造句 事到如今,再去追究谁是始作俑者已无太大意义,当务之急是找出解决的方法。
  10. 造句 既然你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后果如何收拾,自然由你来承担。

"始作俑者"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