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à zǐ yān hóng
成语解释: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成语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鲜花的美丽
繁体字形:姹紫嫣紅
英文翻译:brilliant purples and reds
姹:美丽;娇艳。
紫:1.红和蓝合成的颜色:紫红。青紫。玫瑰紫。2.姓。
嫣:鲜艳;美好:嫣红。
红:[hóng]1.像鲜血的颜色:红枣。红领巾。2.象征喜庆的红布:披红。挂红。3.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红运。开门红。满堂红。他唱戏唱红了。4.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红军。又红又专。5.红利:分红。6.姓。[gōng]见〖女红〗。
哎哟喂,今儿咱来唠唠"姹紫嫣红"这个成语。您可别以为这词儿只能用在《红楼梦》里,您瞅瞅小区楼下的月季花坛,红的像火烧云,紫的像葡萄串,这不就是活脱脱的"姹紫嫣红"吗?
那有人要问了:"这成语只能形容花花草草?"嘿!您可小瞧老祖宗的智慧了。前两天逛商场,看见汉服小姐姐们的裙摆飘起来,粉的粉蓝的蓝,配着灯光跟彩虹糖似的,当时我脑子里就蹦出这四个字。所以说啊,但凡色彩斑斓的场面,用这词儿准没错。
不过您猜怎么着?我发现现代人用这词儿有个误区。比如前阵子看直播卖窗帘,主播扯着嗓子喊"姹紫嫣红的优惠价",听得我差点把手机摔了。所以说啊,用成语得讲究场合,颜色多归多,得是真漂亮才配得上这词儿。
您要问我个人看法?我觉得"姹紫嫣红"最妙的是那股子热闹劲儿。您看春天公园里大爷大妈们跳舞,红扇子绿手绢转得跟风车似的,配上他们花里胡哨的衣裳,那场面比花园还鲜活。所以说啊,这成语骨子里透着股人间烟火气。
有人可能担心:"现在到处都在用这个词,会不会审美疲劳啊?"要我说,关键看怎么用。前些天刷到个美食视频,厨师把紫甘蓝、红菜头切得薄如蝉翼,摆盘时层层叠叠,弹幕里齐刷刷飘过"姹紫嫣红",您别说,还真比干巴巴的"颜色丰富"带劲儿多了。
最后跟您掏心窝子说句:成语就像调料包,用得恰到好处才提味。下次看见晚霞染红半边天,或是夜市小摊亮起彩灯,不妨试试喊声"姹紫嫣红",保准比说"哇塞"有文化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