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ǎo
  • shū
  • yu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ǎo nì shū yuán

成语解释:语出《孟子 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后以“嫂溺叔援”喻视实际情况而变通做法。

成语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嫂溺叔援

英文翻译:To drown one's brother

嫂溺叔援的意思

嫂:嫂子,哥哥的妻子。也用来尊称和自己年纪相仿佛的已婚女子:姑嫂。张大嫂。

溺:[nì]1.淹没:溺死。2.沉迷不悟;过分:沉溺。溺爱。[niào]同“尿(niào)”。

叔:1.叔父:二叔。2.称呼跟父亲辈分相同而年纪较小的男子:表叔。李叔。3.丈夫的弟弟;小叔子:叔嫂。4.在弟兄排行的次序里代表第三:伯仲叔季。5.姓。

援:1.以手牵引:攀援。2.引用:援用。援例。3.援助:支援。增援。援军。孤立无援。

成语评论

假设你正在看一部古装剧:嫂子失足落水,小叔子顾不上男女之防,跳进河里救人。弹幕突然飘过"这就是嫂溺叔援啊!"这个成语瞬间变得鲜活起来。它揭示了一个永恒的命题:当规则遇上人命关天的紧急时刻,我们该怎么做?

上周小区门口发生车祸,穿外卖服的骑手被压在电动车下。路过的西装男士直接跪地拆解车辆零件,完全不顾三千块的定制西裤沾满机油。这种本能反应恰如"嫂溺叔援"的现代诠释——危急时刻,救人比计较得失更重要。

为什么说这个成语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去年郑州暴雨时,多家酒店主动降价接纳被困群众。商家打破了"雨天涨价"的市场规律,却守住了更重要的道德准则。就像古人突破礼教束缚救人,现代社会的规则同样需要在特殊情境下保持温度。疫情初期药店老板原价售卖口罩的善举,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叔援"?

有次开车送孕妇去医院,在禁止调头的路口,交警主动示意我违规转弯。这个经历让我明白:真正智慧的规则,应该像能屈能伸的竹子。既要有原则性的主干,也要保留应急时的柔韧。就像成语中的"援",重点不在动作本身,而在打破思维定式的勇气。

观察地铁早高峰会发现有趣现象:当有人突发疾病,原本牢不可破的排队秩序会瞬间重组。乘客们自发让出通道,工作人员临时调整闸机设置。这种群体性的规则变通能力,正是文明社会最珍贵的应急机制。它证明守规矩与懂变通从来不是对立面,而是智慧的两面。

下次遇到需要突破常规的情况,不妨想想那个义无反顾救人的小叔子。规则就像航海图,但真正的好舵手,既懂得按图航行,也具备在风暴中临时调整航向的胆识。毕竟,比遵守规则更重要的,是守住做人的根本准则。

"嫂溺叔援"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