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ě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í bù xù wěi

成语解释:寡妇不怕织得少,而怕亡国之祸。旧时比喻忧国忘家。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宾语;比喻忧国而忘家

繁体字形:嫠不卹緯

英文翻译:a poor widow does not care for the weaving -- a patriot who cares not for his own enterprise

嫠不恤纬的意思

嫠:指寡妇:嫠妇。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恤:1.同情;怜悯:体恤。2.救济:抚恤。3.忧虑。

纬:1.织物上横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经”相对):经纬。纬纱。纬线。2.纬度:南纬。北纬。3.纬书:谶(chèn)纬。

成语评论

嫠不恤纬”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但它背后藏着有趣的故事。我们先拆开看字面意思:“嫠”指寡妇,“恤”是担忧,“纬”是织布用的横线。字面翻译是“寡妇不担心织布的线不够用”,但实际想表达的是“关心大事而忽略身边小事”。这个成语像一把钥匙,帮我们打开理解古人思维方式的锁。

为什么寡妇不担心织布?这个典故出自《左传》,当时鲁国大臣季文子用这个比喻劝说国君:就像寡妇不愁织布材料,真正有格局的人应该关注国家存亡,而不是计较个人得失。这反映了古代士大夫“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价值取向,和现代人常说的“格局打开”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现代人怎么用这个成语?想象公司开会时,有人纠结办公室绿植的摆放位置,而项目经理敲着白板说:“咱们别嫠不恤纬了,先把产品上线日期定下来。”这种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警示意味,又让古老智慧在职场语境里活了过来。不过要注意使用场合,对着完全不懂典故的同事,可能得换个说法。

我个人观察到,信息爆炸的时代更容易陷入“过度恤纬”的陷阱。比如刷手机时,我们可能花半小时比较两款纸巾的性价比,却对社区改造方案漠不关心。这时候“嫠不恤纬”就像个思维闹钟,提醒我们把注意力分配给真正重要的事。但也要警惕走向另一个极端——用“关注大事”当借口,逃避处理眼前的实际问题。

在苏州老城区改造项目中,我见过完美诠释这个成语的案例。当居民们为补偿方案争吵时,有位老先生指着斑驳的防火墙说:“这些明清建筑要是毁了,子孙后代看什么?咱们别光盯着每平米补多少钱。”后来这个片区成为文化遗产保护范本,证明有时候跳出琐碎争执,才能看见更重要的价值。

下次当你陷入细节争论时,不妨想想那个不担心织布线的寡妇。这不是要我们忽视日常生活,而是学会在适当的时机抬头看路。就像掌舵的船长,既要注意船舱里的货物是否捆牢,更要盯着前方的航向。这种思维切换的能力,或许就是古老成语给现代人的最佳礼物。

"嫠不恤纬"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