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ǒng xí mò tū
成语解释: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成语出处:《淮南子·修务训》:“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汉·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形容忙于世事
繁体字形:孔蓆墨突
英文翻译:run around here and there and busy oneself with worldly affairs
孔:1.洞;窟窿:九孔桥。鼻孔。2.通达:孔道。3.文言副词。很:孔急。4.量词。用于窑洞:一孔土窑。
席:1.用苇篾、竹篾、草等编成的片状物,用来铺炕、床、地或搭棚子等:草席。凉席。炕席。一领席。2.座位;席位:出席。入席。缺席。退席。硬席。软席。来宾席。3.特指议会中的席位,表示当选的人数。4.成桌的饭菜;酒席:摆了两桌席。5.用于所说的话语或成桌的酒菜:一席话。一席酒。6.姓。
墨:1.写字绘画的用品,是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来的汁:一块墨。一锭墨。研墨。笔墨纸砚。墨太稠了。2.泛指写字、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墨水。油墨。3.借指写的字和画的画:墨宝。遗墨。4.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胸无点墨。5.木工打直线用的墨线,借指规矩、准则:绳墨。矩墨。6.黑或近于黑的:墨菊。墨镜。7.贪污:贪墨。墨吏。8.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或额,染上黑色,作为标记。也叫黥。9.(Mò)指墨家。10.姓。11.指墨西哥:墨洋(墨西哥银圆)。
突:1.古代灶旁突起的出烟火口,相当于现在的烟筒:灶突。曲突徙薪。2.“突起”3.的简称:上关节突。下关节突。
“孔席墨突”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的故事却很有意思。比如,有人形容一位创业者:“他这两年真是孔席墨突,刚谈完投资就去工厂盯生产,连回家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这里的“孔席墨突”是不是指人忙得连坐席都没捂热、灶台都没烧黑?没错!这个成语原本形容孔子和墨子周游列说时奔波的状态,现在多用来比喻人事务繁忙、四处奔波。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忙得脚不沾地”有什么区别?其实“孔席墨突”更强调“主动选择”的忙碌。比如某位志愿者疫情期间连续三个月在不同社区运送物资,邻居说他“比孔席墨突还夸张”——这里既点出了他的辛劳,又暗含对他奉献精神的肯定。这种忙碌不是为了应付差事,而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
不过现代人用这个成语时,常常会带点调侃。同事间开玩笑说:“你这周改了八版方案,真是当代孔席墨突啊!”这时候就不是单纯赞美,而是提醒对方注意工作节奏了。这恰好反映出成语的延展性:既能描述正面的勤勉,也能表达对过度忙碌的反思。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形容互联网时代的状态。就像我们每天在微信、邮件、会议之间切换,手机充电线都来不及拔就要赶下一场——这不就是数字版的“孔席墨突”吗?但有趣的是,古人的奔波是为了传播思想,而现代人的忙碌有时反而让思考变得碎片化,这个对比值得玩味。
下次看到朋友连续加班时,不妨换个说法:“你这孔席墨突的架势,公司年终奖不分你一半都说不过去。”既表达了关心,又巧妙用了典故。记住,好的成语运用就像做菜放调料,关键要把握分寸,让语言更有滋味却不显刻意。
当我们在生活中践行“孔席墨突”的精神时,或许也该学学孔墨二人:他们的奔波始终围绕着核心理想。就像登山者不会因为系鞋带次数多就忘记顶峰方向,真正的忙碌应该让我们更接近目标,而不是被事务推着走。这个认知,可能比单纯使用成语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