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ún
  • xīn
  • yǎng
  • xì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ún xīn yǎng xìng

成语解释:保存赤子之心,修养善良之性。旧时儒家宣扬的修养方法。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修心养性

繁体字形:存心養性

英文翻译:intended cuhuring

存心养性的意思

存:1.存在;生存:残存。父母俱存。2.储存;保存:封存。存粮。3.蓄积;聚集:存食。新建的水库已经存满了水。4.储蓄:存款。存折。零存整取。把暂时不用的现款存在银行里。5.寄存:存车处。行李先存在这儿,回头再来取。6.保留:存疑。存而不论。去伪存真。7.结存;余留:库存。收支相抵,净存二百元。8.心里怀着(某种想法):存心。心存侥幸。不存任何顾虑。9.姓。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养:1.抚育,供给生活品:养育。赡养。抚养。养家。2.饲养动物,培植花草:养花。养殖。3.生育,生小孩儿。4.抚养的(非亲生的):养子。养父。养母。5.教育,训练:培养。教养。6.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养病。养心。养性。休养。营养。养精蓄锐。7.保护修补:养路。

性:1.性格:个性。天性。耐性。2.物质所具有的性能;物质因含有某种成分而产生的性质:黏性。弹性。药性。碱性。油性。3.后缀,加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抽象名词或属性词,表示事物的某种性质或性能:党性。纪律性。创造性。适应性。优越性。普遍性。先天性。流行性。4.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性器官。性行为。性生活。性的知识。5.性别:男性。女性。雄性。雌性。6.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语法上的性跟事物的自然性别有时有关,有时无关。如俄语名词有阳、阴、中三性。

成语评论

哎呦,说到“存心养性”这个成语,不少小伙伴可能觉得有点“老古董”味儿,但其实它和咱们现代人的小日子还挺搭的。举个例子啊,小明被老板临时塞了个大项目,他愣是没炸毛,反而泡杯茶深呼吸,心里默念“事儿得一件件做”——这不就是存心养性的实操版吗?说白了,就是别让情绪牵着鼻子走,先稳住自己再解决问题。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存心养性到底图个啥?”嘿,问得好!其实核心就一句话:修心是为了让生活更从容。比如你赶地铁时被人踩了一脚,要是当场开怼,这一天的心情都毁了;但要是心里默念“算了算了”,反而能腾出精力去处理更重要的事。老话说得好啊,“心态决定状态”,这话真不是鸡汤。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隔壁王婶天天抱怨孩子写作业慢,后来听了心理课,改成先调整自己情绪再辅导孩子。结果你猜怎么着?孩子作业效率蹭蹭涨!你看,存心养性不是憋着不生气,而是主动给情绪装个刹车片。这事儿跟开车一个理儿——会踩油门不算本事,关键时刻刹得住才是真功夫。

可能有年轻人要嘀咕:“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套?”别急,咱用数据说话。哈佛大学去年有个研究显示,每天花10分钟静心的人,工作效率比同龄人高出23%。这数据够硬核吧?所以说啊,存心养性根本不是让你当个木头人,反而能帮你在快节奏里找到自己的节奏感。

最后插句个人体会哈。我以前也是个急性子,后来试着每天早起对着镜子说三遍“稳住能赢”,结果发现开会时思路都变清晰了。所以说啊,存心养性这事就像手机充电——看起来费时间,其实是在给后续操作蓄能。各位不妨试试,说不定哪天就真香了呢?

存心养性的造句

  1. 造句 存思之法,存心养性以事天,聚精会神而合道。
  2. 造句 儒家的克己复礼、王道仁政、存心养性、居敬穷理,道家的小国寡民、顺应自然、返璞归真、心斋坐忘,莫不如此。
  3. 造句 存心养性,此顾命之勤劳也;集义生气,此用令之法度也。
  4. 造句 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
  5. 造句 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我,故人悦。
  6. 造句 有专炼性不炼命者,即稍事定坐,究佛讲经,穿透世事,涤去人心,复见天心,默证道心,则存心养性,此所谓真儒也。
  7. 造句 当然,王学不是孟学的重复,孟子不谈知行关系,而守仁倡知行合一;孟子言良知,守仁主致良知;孟子的良知说归于存心养性,而守仁的致良知则在明体达用,如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