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ì bù yī nuò
成语解释:季布:人名,很讲信用,从不食言。季布的承诺。比喻极有信用,不食言。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守信重诺
繁体字形:季布一諾
英文翻译:in good faith
季:1.古时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作次序,季是最小的。2.最末的(指时间):清季(清朝末年)。季春。3.一年的四分之一,三个月为一季:春季。第三季度。换季。4.一年中具有某些特点的一段时期:雨季。旺季。
布:1.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布。麻布。花布。粗布。布鞋。买一块布。2.古代的一种钱币。3.姓。4.宣告;宣布:发布。公布。布告。开诚布公。5.散布;分布:阴云密布。铁路公路遍布全国。6.布置:布局。布防。布下天罗地网。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诺:1.答应;允许:诺言。许诺。2.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唯唯诺诺。诺诺连声。3.姓。
季布一诺这个成语到底啥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形容说话算数、承诺可靠。比如同事老张答应帮忙校对方案,第二天准点带着批注文件出现,大伙儿竖起拇指:"真不愧是季布一诺!"
为什么古人要用季布的故事来造这个成语呢?秦末汉初的季布特别有意思,他原本是项羽手下猛将,后来刘邦悬赏千金捉拿他。结果各地百姓宁可窝藏逃犯也不愿举报,就因为他素来言出必行。这说明在动荡年代,守信用的人反而能在危机时得到帮助。
现在社会还需要季布一诺吗?去年我帮邻居代收快递,结果暴雨天快递员送错了楼栋。虽然雨大路滑,我硬是挨家挨户问了三栋楼才找到包裹。邻居后来送来自制腌菜时说:"现在像你这样守约的人真不多见了。"可见信用就像手机信号,平时感觉不明显,关键时刻没它真不行。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契约精神更重要,其实季布一诺讲的就是契约精神的雏形。就像网购时商家标注"假一赔十",消费者敢下单就是对这种承诺的信任。我常跟团队说,答应客户的交付日期宁可保守些,也别为接单乱打包票,毕竟信用账户的存款利息可比银行高多了。
有人觉得老实人吃亏,其实季布的故事早就给出答案。当年刘邦赦免季布后,这位"人形信用卡"反而当上了河东郡守。现代商业案例也显示,那些常年履约的中小供应商,往往比临时压价的大厂更容易拿到长期订单。就像老家菜场的豆腐摊,二十年不涨价不缺秤,现在儿子接手照样客似云来。
下次遇到需要承诺的事情,不妨想想这个两千年前的成语。答应帮朋友搬家就别临时放鸽子,接了项目就别在deadline前玩消失。信用这东西就像拼图,每次守约就是往人生蓝图里安放正确的一块。时间久了你会发现,那些认真对待的承诺,最终都会拼成意想不到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