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ū qīn dú zhěn
成语解释:单条棉被与单个枕头。指夜间独自一人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虽是夜晚间孤衾独枕,不惯寂寞,奈一心丢了众人,只念柳湘莲早早回来完了终身大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夜间孤独
繁体字形:孤衾獨枕
英文翻译:A solitary quilt and pillow
孤:1.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的孩子:孤儿。2.单独:孤立。孤军深入。3.中国古代王侯的自称。
衾:1.被子:衾枕。2.尸体入殓时盖尸体的东西:衣衾棺椁。
独:1.一个:独子。独木桥。无独有偶。2.独自:独揽。独断专行。3.年老没有儿子的人:鳏寡孤独。4.唯独:大伙儿都齐了,独有他还没来。5.自私;容不得人:这个人真独,他的东西谁也碰不得。6.姓。
枕:1.枕头:枕套。凉枕。2.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其他东西上:枕戈待旦。他枕着胳膊睡着了。3.姓。
“孤衾独枕”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独自盖着被子、枕着枕头”,形容一个人独居或孤身一人的状态。比如有人刚搬去新城市工作,晚上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可能感叹:“最近孤衾独枕的日子,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这种场景化描述,是不是瞬间让人感受到那种冷清的氛围?
有人会问:这成语只能用来描述物理上的独居吗?其实不然。比如一位作家闭关写书,三个月不社交,朋友调侃他“你这是孤衾独枕搞创作啊”,这里就引申为精神层面的专注与孤独。再比如老人子女在外地,逢年过节时邻居关心:“您别总孤衾独枕的,多来社区活动呀”——这时候的孤单感更多是情感上的空缺。
我在旅行时遇到过有趣的应用场景。青旅里有个背包客指着上铺说:“以前觉得孤衾独枕很惨,现在发现独自走南闯北才是真自在。”这让我想到,现代人开始重新定义孤独的价值。就像有人喜欢周末关掉手机,享受“孤衾独枕”的时光,反而觉得是种充电方式。
那这个成语和“形单影只”有什么区别呢?前者更侧重生活场景的具象化,比如床铺的冷清;后者更强调视觉上的孤单身影。试比较:“深夜加班的办公楼里,她孤衾独枕对着电脑”与“公园长椅上,他形单影只喂鸽子”,画面感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了。
有个现象挺有意思:现在年轻人常把“孤衾独枕”当自嘲梗。朋友群里发张泡面配平板电脑的照片,配上文字“本宫今日继续孤衾独枕追剧”,反而透露出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这种语境转换,让传统成语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最后想说的是,孤独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也需要独处时光。下次遇到不得不“孤衾独枕”的时刻,不妨泡杯茶读本书,或许能发现另一个维度的自在。毕竟,能与自己好好相处,也是种难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