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í huà shí shuō
成语解释:用直捷了当的方法讲出真实情况
成语出处:张恨水《夜深沉》第30回:“我实话实说,您两只眼睛不方便,就得早早有个儿媳妇来伺候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为人诚实
繁体字形:實話實説
英文翻译:To be honest
实:1.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实心儿。把窟窿填实了。2.真实;实在(跟“虚”相对):实话。实心眼儿。实事求是。3.实际;事实:失实。名实相副。4.果实;种子:芡实(鸡头米)。开花结实。5.姓。
话:1.说出来的能够表达思想的声音,或者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讲话。会话。土话。这两句话说得不妥当。2.说;谈:话别。话家常。茶话会。
实:1.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实心儿。把窟窿填实了。2.真实;实在(跟“虚”相对):实话。实心眼儿。实事求是。3.实际;事实:失实。名实相副。4.果实;种子:芡实(鸡头米)。开花结实。5.姓。
说:[shuō]1.用话来表达意思:我不会唱歌,只说了个笑话。2.解释:一说就明白。3.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有此一说。4.责备;批评:挨说了。爸爸说了他几句。5.指说合;介绍:说婆家。6.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说谁呢?[yuè]同“悦”。[shuì]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实话实说”这个词,字面意思就是“直接说出真实的想法”,但生活中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人可能比想象中少。比如同事问你“我穿这条裤子显胖吗?”,你如果回答“确实有点紧绷”,大概率会引发尴尬。那为什么人们总说“诚实是美德”,却又常陷入委婉表达的困境?
举个成语例子,《左传》里有个典故叫“董狐直笔”,讲的是史官董狐不顾权势威胁,坚持记录真实历史。这背后其实有个矛盾点:说真话可能得罪人,但长期来看能赢得信任。就像朋友问你借钱,你直接说“我手头也不宽裕”,反而比找借口拖延更让对方理解你的边界。
有人会问:“实话实说会不会显得情商低?”其实关键在于表达方式。战国时期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典型案例——邹忌用镜子比喻,既说真话又避免触怒君王。现代职场中,与其说“这个方案完全不行”,不如换成“如果增加用户调研环节可能更稳妥”,用建议代替否定,既保留了真诚又减少了冲突。
个人观察发现,越是亲密的关系反而越难直言不讳。比如父母总说“随便你决定”,子女却期待真实的意见交流。这时候可以借鉴《论语》中“忠告而善道之”的智慧——在表达真实想法时,像引导朋友过河一样,既指明方向又给予支持。
有个有趣现象:互联网时代人们热衷用表情包和网络用语稀释真实情绪,但深夜刷屏的emo文案又暴露了渴望被理解的本质。或许就像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当我们用合适的方式传递真实,接收者反而能从中获得成长养分。
最近看到有人讨论“职场中该不该告诉老板项目风险”。这让我想起《资治通鉴》里魏征谏太宗的场景——说真话需要策略,更需要勇气。实际操作中,可以用数据佐证观点,或者先肯定再提建议,让真实信息更容易被接纳。
说到底,实话实说就像种树:短期内可能费力不讨好,但年月久了,真诚的根系会滋养出稳固的人际关系。那些总说“改天一起吃饭”却从不兑现的客套话,倒不如一句“最近太忙,下个月再约”来得让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