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ěn shí duó shì
成语解释:度:审。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成语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刘欲华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審時度勢
英文翻译:judge the hour and size up the situation
审:1.详细;周密:详审。审慎。2.审查:审稿。审核。3.审问;讯问处理案件:审讯。审判。4.知道:未审近况如何?5.文言副词。的确;果然:审如其言。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度:[dù]1.计量长短:度量衡。2.表明物质的有关性质所达到的程度,如硬度、热度、浓度、湿度等。3.计量单位名称。a)弧或角,把圆周分为360等份所成的弧叫1度弧。1度弧所对的圆心角叫1度角。1度等于60分。b)经度或纬度,如北纬38度。c)电量,1度即1千瓦小时。d)眼镜焦度的单位,1度等于0.01米-1。4.程度:极度。知名度。透明度。高度的责任感。5.限度:劳累过度。以能熔化为度。6.章程;行为准则:法度。制度。7.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在这个界限内,量的增减不改变事物的质,超过这个界限,就要引起质变。8.对人对事宽容的程度:度量。气度。9.人的气质或姿态:风度。态度。10.姓。[duó]推测;估计:揣度。测度。度德量力。
势:1.势力:权势。人多势众。仗势欺人。2.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来势。势如破竹。3.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势。地势。水势汹涌。4.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局势。大势所趋。5.姿态:手势。姿势。6.雄性生殖器:去势。
什么是“审时度势”?简单来说,就是看清时机、分析形势,再决定怎么行动。比如有人问:“为什么同样开店,隔壁老王生意好,我的店却没人来?”可能老王提前注意到附近要建写字楼,所以调整了商品种类,这就是审时度势的体现。
举个职场例子:小张发现公司开始推行数字化办公,立刻自学了数据分析工具,半年后部门裁员时,他反而升了职。有人会问:“他这不是运气好吗?”其实背后是他观察到行业趋势,主动补足短板,把危机变成了机会。
历史上也有典型例子。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假装修复栈道吸引敌军,实则绕道突袭。这不仅是军事智慧,更是对敌我力量对比的精准判断——如果直接硬拼,可能早就一败涂地。
个人观点:现代人更需要审时度势,但别把它等同于投机。我曾见过有人频繁跳槽追风口,结果每份工作都浅尝辄止。真正的审时度势,是在看清方向后深耕,就像农民不会因为今天下雨就改种水稻,而是根据季节规律播种。
如何避免成为“跟风者”?不妨多问自己:这个变化是短期波动还是长期趋势?我的优势是否匹配?比如直播带货火爆时,有人盲目入场,却忽略了自身口才和供应链短板;而服装厂老板转而给网红供货,反而赚得盆满钵满。
最后想说,审时度势不是算命,而是基于事实的理性判断。就像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雨,你可以选择带伞、改行程,或者冒雨前行——关键不在于预测是否100%准确,而在于提前准备好应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