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ì rú xuán qìng
成语解释:悬:挂;磬:乐器,中空。屋里就象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
繁体字形:室如懸磬
英文翻译:be very poor
室:1.屋子:教室。室内。2.机关、工厂、学校等内部的办事部门:调研室。会计室。3.家;家族:十室九空。宗室。4.家属或妻子:家室。继室。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悬:1.吊、挂在空中:悬空。2.没着落;没结果:悬案。3.距离远:悬殊。4.〈方〉危险:这件事真悬。5.牵挂:悬念。
磬:1.古代击乐器。用石或玉制成,形如曲尺,悬于架上,用木槌击奏。单一的叫特磬,成套的叫编磬。2.寺庙中拜佛时敲打的钵形响器。用铜制成。
室如悬磬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屋子里像挂着的磬一样空荡”,用来形容家境极其贫困,连基本生活用品都缺乏。它最早出现在《左传》中,但放到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毕竟经济压力是跨越时代的普遍话题。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老张创业失败后,家里连冰箱都卖了抵债。朋友去探望时,只见客厅地板上散落着泡面袋,墙上挂着一盏孤零零的节能灯。“你这真是室如悬磬啊!”朋友忍不住感叹。这个场景让人直观感受到成语背后的窘迫感。
为什么用“磬”作比喻?古代磬是石头做的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中间穿孔悬挂。当屋子空到只剩挂在梁上的磬,说明连桌椅床榻都没有了。这种具象化的表达,比直接说“家徒四壁”更有画面冲击力。
现代版解读:刚毕业的年轻人租着毛坯房,房间里只有充气床垫和外卖盒,算不算“室如悬磬”?我认为这个成语在现代语境中,可以延伸为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匮乏。比如某程序员加班到深夜,面对满屏代码却找不到生活意义的瞬间,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空荡”?
成语的警示作用古人用这个成语时,常带着劝诫意味。就像《战国策》里谋士提醒君主:“若继续挥霍,恐将来室如悬磬。”放到个人理财角度看,它提醒我们量入为出。上月看到个新闻:某网红透支信用卡买奢侈品,最终房子被拍卖,可谓当代版“悬磬”教训。
不过也不必过分悲观。室如悬磬的状态往往是暂时的,就像种子破土前要在黑暗里积蓄力量。朋友阿琳曾经蜗居在6平米的隔断间,三年后却开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空荡的房间反而成了她创作灵感的发酵地。
理解成语不能停留在字典释义。当我们把“室如悬磬”放进具体的生活场景,会发现它既是警钟,也可能成为蜕变的起点。重要的是保持清醒认知:眼前的空旷,或许正在为未来的丰盛腾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