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ì ěr rén yáo
成语解释:见“室迩人远”。
成语出处: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所和忆持国》:“颜红底事发先白,室迩何妨人自遥。”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多用于思念远别的人或悼念死者
繁体字形:室邇人遥
英文翻译:the house is nearby but the person is far away
室:1.屋子:教室。室内。2.机关、工厂、学校等内部的办事部门:调研室。会计室。3.家;家族:十室九空。宗室。4.家属或妻子:家室。继室。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迩:近:迩来(近来)。遐迩闻名(远近闻名)。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遥:1.遥远:遥望。千里之遥。路遥知马力。2.姓。
看到"室迩人遥"这个成语,很多人会疑惑:明明住得很近,怎么就像相隔天涯呢?去年我邻居家就发生过这样的故事。张叔的儿子去海外工作后,虽然每天视频通话,但老爷子总说:"手机屏幕里的笑脸,还没阳台上的月季花真实。"
这个成语的核心矛盾点在哪里?关键在于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的错位。就像现在很多都市白领,明明和父母同住屋檐下,却因为各自刷手机而鲜少交流。我曾观察过地铁里的乘客,相邻而坐的两个人,可能因为专注电子设备而产生无形的"透明屏障"。
有个特别生动的例子来自我的朋友小林。她和男友同在上海工作,却因为一个在浦东一个在浦西,加上各自996的工作节奏,三个月才见一次面。"有时候站在黄浦江边,看着对岸的写字楼灯光,明明直线距离三公里,感觉比老家到上海还遥远。"这种现代都市特有的疏离感,正是"室迩人遥"的生动写照。
有人认为这是通讯发达时代的必然产物,我倒觉得恰好相反。视频通话和即时通讯本该拉近距离,但当我们过度依赖数字媒介,反而稀释了真实相处的浓度。就像冲泡过度的茶包,形式还在,滋味却淡了。学会在科技便利中保持温度,或许才是破解"室迩人遥"的钥匙。
最近社区组织的烘焙工作坊提供了新思路。原本互不往来的楼上楼下邻居,通过共同揉面团、烤蛋糕,不仅缩短了物理距离,更重建了人际纽带。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的弄堂生活,虽然居住空间狭小,但那种推门可见的烟火气,恰恰是抵御"室迩人遥"的最佳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