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ōng chē wǎn chū
成语解释:宫车:古代帝王所乘的车。宫车迟迟不出。旧为帝王死亡的讳辞
成语出处:《宋书·徐羡之传》:“高祖宫车晏驾,与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同被顾命。”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为帝王死亡的讳辞
繁体字形:宫车晚出
英文翻译:Gong Che leaves late
宫:1.帝后太子等居住的房屋:宫殿。行宫。故宫。东宫。2.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天宫。龙宫。月宫。蟾宫。3.庙宇的名称:碧霞宫。雍和宫。4.群众文化活动或娱乐用的房屋的名称:少年宫。民族宫。劳动人民文化宫。5.指子宫:宫颈。刮宫。宫外孕。6.姓。7.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的“1”。见〖五音〗。
车:[chē]1.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马车。一辆车。2.利用轮轴旋转的机具:纺车。滑车。水车。3.指机器:开车。车间。4.车削:车圆。车螺丝钉。5.用水车取水:车水。6.转动(多指身体):车过身来。7.姓。[jū]象棋棋子的一种。
晚:1.晚上:今晚。晚会。从早到晚。2.时间靠后的:晚稻。晚秋。晚年。晚清(清朝末年)。3.比规定的或合适的时间靠后:八点再去就晚了。今年的春天来得晚。4.后来的:晚辈。5.后辈对前辈的自称(用于书信)。6.靠后的一段时间,特指人的晚年:岁晚。晚节。晚景。7.姓。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宫车晚出”这个成语,字面意思像是“皇宫的车子迟迟未出发”,但它的实际用法可有趣得多。举个例子:公司筹备半年的新产品发布会,原定上午十点开始,结果因为技术故障拖到下午三点——这时候围观群众嘀咕一句“这真是宫车晚出的典范”,既点明了事件的延迟属性,又带着点看破不说破的调侃意味。
核心问题:宫车晚出到底在说什么?其实它最初特指古代帝王的死亡(讳称“宫车晏驾”),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重要事物的延迟或变故。就像现代人用“放鸽子”形容爽约,这个成语自带历史厚重感,特别适合用在需要体现时间落差感的场景。
上周朋友聚餐时遇到个活案例:约好六点半的火锅局,组织者小王直到八点才带着新交的女友姗姗来迟。我们几个饿着肚子的损友立刻起哄:“您这宫车晚出的排场,是要等火锅底料熬成老汤吗?”现场笑作一团,既化解了尴尬又活跃了气氛。
个人观察:现在年轻人用这个成语时,往往剥离了原本的沉重感,更多取其“延迟美学”。有次看影视剧解说,弹幕飘过满屏的“主角光环宫车晚出”,形容主角总在最后关头现身——这种新旧词义的碰撞特别有意思,就像给古董花瓶插上了电子花。
试着换个角度想:当我们在说“宫车晚出”时,其实是在享受某种戏剧化的期待感。就像网购显示“已发货”却迟迟查不到物流,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反而比直白的“已送达”更让人印象深刻。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妨用这个成语幽它一默,既显文化底蕴又不失俏皮。
最近读到某科技公司财报,原定季度初公布的年度计划拖到季末才披露,财经评论员用“宫车晚出但满载干货”作标题。这个用法很妙——既承认了延迟事实,又暗示内容值得等待,堪称危机公关的智慧型表达。
说到底,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那些原本庄重的古语,被现代生活冲刷出新的形态,反而在社交媒体时代找到了另类生存空间。当00后们用“宫车晚出”吐槽拖延症室友时,谁能想到这个成语已经走过了两千多年的时光隧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