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ù bǐ táo wèi
成语解释:陶:陶朱公,春秋越国大夫范蠡;卫:商鞅。形容非常富有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裂地定封,富比陶卫。”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很富有
繁体字形:富比陶衛
英文翻译:Fubi Taowei
富:1.财产多(跟“贫、穷”相对):富裕。富有。富户。农村富了。2.使变富:富国强兵。富民政策。3.资源;财产:富源。财富。4.丰富;多:富饶。富于养分。5.姓。
比:1.比较;较量:比干劲。学先进,比先进。2.能够相比:近邻比亲。坚比金石。演讲不比自言自语。3.比画:连说带比。4.对着;向着:别拿枪比着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6.比方;比喻:人们常把聪明的人比做诸葛亮。7.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它们的比,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比四。8.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比一胜乙队。9.a)“一”加量词在“比”的前后重复,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较高下的时候用“比”,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紧靠;挨着:比肩。鳞次栉比。12.依附;勾结:朋比为奸。13.近来:比来。14.等到:比及。
陶:[táo]1.用黏土烧制的材料,质地比瓷质松软,有吸水性:陶器。陶俑。彩陶。2.制造陶器:陶冶。3.比喻教育、培养:熏陶。4.姓。5.快乐:陶然。陶醉。[yáo]皋陶(Gāoyáo),上古人名。
卫:1.保护:守卫。自卫。2.生活中或某些球类比赛中担负保护、防守任务的:门卫。后卫。3.周朝国名。公元前11世纪中叶建立。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公元前254年为魏所灭。公元前241年在秦支持下复国。公元前209年为秦所灭。
哎呦,老铁们,今天咱们来唠一个挺有意思的成语——“富比陶卫”。这词儿你听过没?乍一听可能有点摸不着头脑,但说白了,它就是形容人富得流油,财富能和古代的陶朱公、卫公子相提并论。不过等等,陶卫到底是谁啊?咱先别急着挠头,这就给你掰扯清楚。
有人可能会问:“陶卫是两个人名吗?”没错!陶指的是春秋时期的陶朱公,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范蠡,人家可是从政治家转型成商业奇才的典范;卫呢,一般认为是卫国的公子荆,这位老兄连装修个房子都要分三步走,就为了显摆自己“先凑合,再改善,最后奢华”的土豪节奏。说白了,这成语就是拿古代土豪当标杆,形容现代人富得冒泡。
那这成语现在还能用吗?你别说,还真有人在商业报道里用过。比如某科技新贵身价暴涨,媒体就写:“张某如今富比陶卫,却依然保持骑共享单车的习惯。”不过这里有个坑要注意——很多人会把“陶卫”误认为是地名,这就闹笑话了。下次要夸人有钱,可千万别写成“富比陶卫瓷器”啊!
依我看呐,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历史厚重感。你想啊,现在满大街都是“一个小目标”“实现财富自由”这些网络热词,突然蹦出个“富比陶卫”,是不是瞬间显得特有文化?不过咱也得承认,语言本来就是活的,就像手机系统得不断更新,成语的用法也在悄悄变化。比方说现在年轻人可能更爱说“壕无人性”,但真要正经写文章时,“富比陶卫”还是能镇得住场子。
最后给大伙提个醒:用这类老成语就像穿汉服,既要尊重传统,也得考虑场合。你要是跟00后小伙伴聊天硬要拽文,人家可能以为你在背课文呢!不过话说回来,能把传统文化用得恰到好处,不也是种本事吗?下次遇到真土豪,不妨试试这句:“您这实力,搁古代绝对富比陶卫!”保准让对方乐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