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īng
  • nó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ù bīng yú nóng

成语解释:寓:寄寓,包含。指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

成语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欲复寓兵于农之法,书生之见,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繁体字形:寓兵于農

英文翻译:put soldiers on farm work

寓兵于农的意思

寓:1.居住:寓居。寓所。2.住的地方:客寓。公寓。赵寓。3.寄托:寓意。4.姓。

兵:1.战士;军队:当兵。兵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短兵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纸上谈兵。

于:1.a)在:她生于1949年。来信已于日前收到。黄河发源于青海。b)向:问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给:嫁祸于人。献身于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于祖国。有益于人民。形势于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f)表示比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2.后缀。a)动词后缀:合于。属于。在于。至于。b)形容词后缀:勇于负责。善于调度。易于了解。难于实行。“於”3.姓。

农:1.农业:务农。农具。农田水利。农林牧副渔。2.农民:老农。茶农。菜农。3.姓。

成语评论

寓兵于农的造句

  1. 造句 古者寓兵于农,有事则战,无事则耕,暇则讲武。
  2. 造句 五是推行“保甲法”,即寓兵于农,于1070年开始,在乡村设立保甲组织,规定每10家为1保,50家为1大保,10大保为1都保,全国保甲总数达到693万人。
  3. 造句 这一时期的募兵,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4. 造句 此时老将军的心却异常平静,他连上奏折反复陈明“寓兵于农、耕战两利”的策略。
  5. 造句 至于务农兵即是寓兵于农,兵农合一。
  6. 造句 这些卫士,每年大约用3个季度的时光务农,1个季度的时光教练战斗,寓兵于农,实施这1制度,可以节省给养之费。

"寓兵于农"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