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qī yìn zǐ
成语解释:封:帝王把官爵或称号赐给臣下;荫: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封建时代功臣的妻子得到封号;子孙世袭官职和特权。现在也指因一人的权势地位而使老婆孩子都得好处的现象。
成语出处: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便是他封妻荫子,也讲不得《毛诗》,念不得《孟子》。”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繁体字形:封妻蔭子
英文翻译:win a noble position for oneself and for one 's wife and leave it to one 's posterity
封:1.古时帝王把爵位(有时连土地)或称号赐给臣子:封王。分封诸侯。2.姓。3.封闭:查封。封河。大雪封山。封住瓶口。把信封起来。4.(封儿)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包或纸袋:赏封。信封。5.用于封起来的东西:一封信。一封银子。
妻:[qī]妻子(qī·zi):夫妻。未婚妻。妻离子散。妻儿老小。[qì]把女子嫁给(某人)。
荫:[yìn]1.没有阳光;又凉又潮:地窖很荫。2.遮蔽:荫覆。3.古指因父祖有功,子孙得到官爵或特权。4.庇护:荫庇。[yīn]同“阴”。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提到“封妻荫子”,很多人会联想到古代官员的荣耀。比如《水浒传》里宋江接受招安时,将士们就盼着“搏个封妻荫子”,这里的“封”是授予封号,“荫”是子孙承袭特权,生动展现了封建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世袭制度。
有人可能问:这个成语在现代还有适用场景吗?其实现在常用来形容滥用特权现象。比如某企业高管违规安排亲属入职,被网友批评“搞封妻荫子那套”,既保留了成语的核心意象,又赋予了批判现实的新内涵。
值得思考的是:成语的褒贬色彩为何会变化?古时候“封妻荫子”本是光宗耀祖的美事,但随着社会进步,人们更认同“能力优先”的价值观。就像现在公务员考试严禁亲属回避制度,正是对这种封建残余的革新。
不过换个角度看,成语也提醒我们重视家风传承。我的邻居张老师从不帮孩子走关系,但经常带着全家做公益,这种“精神荫庇”比物质特权更有价值。或许新时代的“封妻荫子”,可以理解为用正确价值观影响家人。
还有人疑惑:现代社会还需要这样的成语吗?其实语言就像活水,总会承载新的时代印记。当看到家长会上某些父母拼命给孩子“铺路”时,“封妻荫子”四个字依然能精准描绘这种过度保护的心态,警示我们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重要性。
从个人经历看,真正持久的家族荣誉不在特权传承,而在精神传递。就像老家祠堂挂着“诗书传家”的牌匾,远比金银田产更能荫庇后人。这种文化意义上的“荫子”,或许才是成语留给今人的智慧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