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āng xiōng bǐ dù
成语解释:犹将心比心。
成语出处:清·李渔《比目鱼·偕亡》:“劝你自发良心将胸比肚。”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人与人相处
繁体字形:將胷比肚
英文翻译:To compare one's mind with another's
将:[jiāng]1.副词。就要;快要:天将下雨。2.介词。把;拿:将革命进行到底。将功赎罪。3.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将军。4.带领;搀扶:将幼弟而归。扶将。5.做:慎重将事。6.休养;调养:将养。7.文言副词。又;且:将信将疑。8.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赶将上去。[jiàng]1.军衔名。将官。在校之上。2.泛指军官:将士。损兵折将。3.带;率领:将兵。[qiāng]请;希望:《将进酒》。
胸:1.人和陆生脊椎动物(四足类)躯干的一部分。位于颈部(或头)与腹部之间。2.指心里(与思想、见识、气量等有关):心胸。胸有成竹。
比:1.比较;较量:比干劲。学先进,比先进。2.能够相比:近邻比亲。坚比金石。演讲不比自言自语。3.比画:连说带比。4.对着;向着:别拿枪比着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6.比方;比喻:人们常把聪明的人比做诸葛亮。7.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它们的比,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比四。8.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比一胜乙队。9.a)“一”加量词在“比”的前后重复,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较高下的时候用“比”,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紧靠;挨着:比肩。鳞次栉比。12.依附;勾结:朋比为奸。13.近来:比来。14.等到:比及。
肚:[dù]1.腹部:肚子。2.物体圆而突起像肚子的部分:腿肚子。[dǔ]用作食品的某些动物的胃:猪肚子。羊肚儿。
“将胸比肚”是一个常被误用的成语,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将心比心”——但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许多人会混淆“胸”和“心”在成语中的位置。这背后其实隐藏着文化认知的差异,当我们用胸腔的位置代指内心时,反而更直观地展现了换位思考的动作意象。
为什么说“换位思考”需要刻意练习?想象同事在会议上激烈否定你的方案,此刻若能做到"将胸比肚",就会先注意到他熬夜修改的策划书还摆在电脑桌面上。这种视角转换不是本能反应,而是需要像肌肉记忆般反复训练的能力。
菜市场里摊主与顾客的砍价拉锯最能体现这个道理。当大妈坚持“你这白菜进价顶多八毛”时,摊主张叔若能想到对方可能刚从医院缴费窗口过来,那句“大姐您看这样行不行”就会自然得多。这种微妙的共情往往比降价五毛钱更能化解矛盾。
数字化时代如何实践“将胸比肚”?视频会议中突然静默的3秒钟,可能是网络延迟而非对方冷漠;工作群里已读不回的消息,也许正赶上同事给孩子辅导作业的焦头烂额。我曾在凌晨两点收到甲方的修改意见,准备怼回去时突然记起:他们办公室窗外此刻应该正亮着纽约时代广场的霓虹灯。
有个现象值得注意:越是强调效率至上的工作场景,越需要“将胸比肚”的润滑作用。就像程序员调试代码时,优秀的工程师会先模拟用户操作路径,而不是对着报错信息抓狂。这种思维转换不仅能提升工作质量,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良性互动的可能性。
胡同口的修车师傅老周有句口头禅:“您别急,我给您变个魔术。”他总能在抱怨轮胎漏气的顾客发火前,变戏法似的从工具箱掏出个橘子递过去。这种充满烟火气的智慧,或许比任何管理学理论都更贴近“将胸比肚”的本质——在理解对方处境之前,先递出一份带着体温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