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ào zhuàng pài
成语解释:年轻力壮、精力充沛的一群人。指思想邀进,敢做敢想的年轻人
成语出处:钱钟书《围城》:“学校里已经什么‘粤派’、‘少壮派’、‘留日派’闹得乌烟瘴气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少壯派
英文翻译:The youth
少:[shǎo]1.数量小(跟“多”相对):少量。少见多怪。2.不够原有或应有的数目;缺少(跟“多”相对):账算错了,少一块钱。全体同学都来了,一个没少。3.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4.亏欠:少人家的钱都还清了。5.暂时;稍微:少候。少待。[shào]1.年纪轻(跟“老”相对):少年。少女。老少。青春年少。2.少爷:恶少。阔少。3.姓。
壮:1.强壮:健壮。身体壮。年轻力壮。2.雄壮;大:壮观。壮志。理直气壮。3.加强;使壮大:以壮声势。壮壮胆子。4.中医艾灸,一灼叫一壮。5.姓。6.壮族。原作僮。
派:1.指立场、见解或作风、习气相同的一些人:党派。学派。宗派。乐观派。2.作风或风度:气派。派头。3.有派头儿;有风度:小王穿上这身衣服真够派的。4.a)用于派别:两派学者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b)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好一派北国风光。一派新气象。一派胡言。5.江河的支流,泛指分支。6.分配;派遣;委派;安排:分派。调(diào)派。派人送去。派用场。7.摊派:派粮派款。8.指摘(别人过失):派不是。9.一种带馅儿的西式点心:苹果派。巧克力派。[英pie]
提到“少壮派”,许多人会想到“年轻人敢闯敢拼”的画面。比如成语“初生牛犊不怕虎”,说的就是这股劲儿——公司里刚毕业的实习生主动申请负责核心项目,虽然经验不足,但靠着熬夜查资料、虚心请教,愣是让客户点了赞。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年轻人这么拼,会不会太莽撞?”其实换个角度看,这种“莽撞”恰恰是打破固有思维的关键。
再比如“后生可畏”这个词,用来形容少壮派再合适不过。去年某科技峰会上,一个25岁的团队展示了用AI预测自然灾害的模型,起初被专家质疑“数据量不够”,结果他们用动态算法弥补短板,最终拿下创新奖。这背后有个问题值得思考:“经验不足”一定是劣势吗?有时候,恰恰因为不受传统框架束缚,反而能发现新路径。
有人用“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质疑年轻人,但现实中更多案例在打脸这种偏见。某老字号品牌的市场部,90后主管把直播间搬进非遗工坊,让老师傅现场演示刺绣,单场销售额涨了300%。这让我想起《论语》里“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前人眼中的“不靠谱”,可能正在定义新的靠谱标准。
不过少壮派也需要警惕“过刚易折”。就像成语“急功近利”警示的那样,曾有创业团队为了融资数据好看,盲目扩大用户规模,结果因服务跟不上差点崩盘。所以关键是要在“敢想敢做”和“稳扎稳打”之间找平衡点。个人认为,这种平衡能力才是新时代竞争力的核心。
观察身边那些混得风生水起的年轻人,大多有个共同点:他们既保持着“新竹高于旧竹枝”的锐气,又懂得“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智慧。就像玩闯关游戏,既要快速抓住新道具,也要计算好技能冷却时间。或许这就是少壮派最迷人的地方——在试错中迭代,把每个跟头都变成进步的台阶。
说到底,少壮派现象不是年龄的较量,而是思维模式的碰撞。当70后还在用Excel做报表时,95后已经用Python自动生成分析;当前辈强调“按流程走”,新人却在问“能不能换个玩法”。这种差异本身就在推动整个社会向前滚动,就像齿轮咬合,既需要老齿轮的稳定,也依赖新齿轮的转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