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ī
  • lóng
  • x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ī jū lóng xiàn

成语解释: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

成语出处:《庄子 在宥》:“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动态和静态

繁体字形:尸居龍見

英文翻译:hide like a dead body and appear like a dragon

尸居龙见的意思

尸:1.尸体,人或动物死后的身体。2.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居:1.住:居民。分居。2.住的地方;住所:迁居。民居。故居。3.在(某种位置):居左。居首。4.当;任:居功。以专家自居。5.积蓄;存:居积。奇货可居。6.停留;固定:变动不居。岁月不居。7.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居。沙锅居。8.姓。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见:[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出现,显露。2.古同“”,现存。

成语评论

尸居龙见”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玄乎,但拆开来看其实不难理解。字面意思是“尸体般静默,神龙般显现”,常用来形容人表面上看似毫无作为,实则藏着惊人的才华或能量。比如有人平时沉默寡言,关键时刻却能提出突破性方案,这时候就能说:“小王平时像块木头,但昨天的项目会上他尸居龙见,把方案讲得全场鼓掌!”

为什么用“尸体”和“龙”对比?这其实藏着古人的智慧。“尸”代表静止、死亡的状态,而“龙”在传统文化中是变化莫测的象征。这种反差恰好揭示了事物的两面性——就像冰山只有一角露出水面,真正的实力往往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社区里总有些老人天天坐在长椅上晒太阳,直到某天暴雨冲垮了堤坝,其中一位突然指挥大家用沙袋堵缺口,后来才知道他年轻时是水利工程师。这种“平时不显山露水,危急时刻大显身手”的状态,正是尸居龙见的最佳写照。

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特质吗?我的观察是,在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很多人急着展示自己,生怕被埋没。但真正的高手往往像武侠小说里的扫地僧——他们不争不抢,却在必要时能用真本事解决问题。比如程序员老张从不发朋友圈炫耀,但当公司系统崩溃时,他三下五除二就修复了漏洞。

值得注意的是,尸居龙见≠故意藏拙。它更像是自然沉淀后的状态,就像陈年老酒不会整天飘着香气,但打开坛子就能醉人。这种从容的底气,或许比锋芒毕露更值得修炼。

下次见到低调的同事或邻居,不妨多留个心眼。说不定他们就是那条蛰伏的龙,只等合适的时机腾空而起。毕竟世界这么大,总有人在静默中酝酿着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