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ǐ èr xiù cái
成语解释:旧时用以讥讽写俗字的书生。“尺二”即指当时“尽”字的俗体“尽”字。
成语出处: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文说·声画押韵贵乎审》:“诚斋先生杨公考校湖南漕试,……先生见卷子上书‘盡’字作‘尽’,必欲摈斥。考官乃上庠人,力争不可。先生云:‘明日揭榜,有喧传以为场屋取得个尺二秀才,则吾辈将胡颜?’竟黜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讥讽
繁体字形:尺二秀才
英文翻译:Two scholar
尺:[chǐ]1.市制长度单位。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尺约合33.33厘米。2.泛指量长度和画图用的器具:卷尺。丁字尺。3.像尺的东西:计算尺。[chě]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二:1.数目。一加一的和。2.序数:一穷二白。3.两样:不二价。
秀:1.植物抽穗开花(多指庄稼):秀穗。六月六,看谷(粟)秀。2.姓。3.清秀:秀丽。眉清目秀。山清水秀。秀外慧中。4.聪明;灵巧:内秀。心秀。5.特别优异:优秀。6.特别优异的人才:新秀。后起之秀。7.表演;演出:作秀。时装秀。泳装秀。[英show]
才: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哎哟喂,说到“尺二秀才”这个成语,咱们先得搞明白它到底啥意思对吧?老话说得好,“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可要是加个“尺二”前缀,这事儿就变味儿了。你猜怎么着?这说的就是那些书读得半吊子,光会背几句之乎者也,遇到实际问题就抓瞎的读书人!
那问题来了:为啥叫“尺二秀才”不叫“三尺秀才”?嘿,这里头可藏着古人的幽默感!古人用“尺二”形容短小,好比现在咱们说“三脚猫功夫”——你想想,正经秀才的学问该像大海一样深,可这类人肚子里的墨水,撑死了就一尺二寸深的水洼,下雨天还能照见人影儿呢!
举个栗子,隔壁王大爷家儿子整天抱着《论语》摇头晃脑,有天家里水管爆了,他愣是对着漏水处念“逝者如斯夫”,急得王大爷直跳脚:“别斯夫了!快给自来水公司打电话啊!”你瞧瞧,这不就是活脱脱的尺二秀才嘛!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为啥还有尺二秀才的生存空间?要我说啊,这年头信息爆炸,有人专挑容易的学。就像我表弟,刷了三个月短视频,张口闭口“量子纠缠”“区块链”,真让他解释原理,立马支支吾吾说“这个嘛...反正很厉害就对了”。哎,这不就是新时代的尺二秀才么?
依我看呐,真正的学问得像老树根——表面看不见,底下扎得深。咱们办公室新来的实习生小张就特实在,遇到不懂的就追着前辈问,上周还自费报了个实操培训课。你别说,现在他修打印机的手艺比行政部老王还麻溜!
说到底,尺二秀才这事儿给咱们提了个醒:甭管是学知识还是练本事,最怕的就是“半瓶子晃荡”。就像我姥姥常说的,“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与其在各个领域当个门缝里看热闹的,不如实实在在把某个本事练成看家绝活。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给大伙儿说个真事儿:前阵子我们小区举办知识竞赛,有个戴着厚镜片的小伙子在台上侃侃而谈,结果被问“怎么换灯泡”时当场卡壳。台下张大妈幽幽来了句:“敢情您这学问,都用在嘴皮子上了?”您听听,群众的眼睛可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