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ǐ zhú wǔ fú
成语解释:本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亦借指军队。
成语出处:明·方孝孺《书夷山稿序后》:“吾观四明蒋先生,羁寓数千里外,在尺竹伍符中,而放笔为诗……味其言如素处显位者,未尝有枯悴寒涩这态,是安可谓之穷士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尺竹伍符
英文翻译:Ruler bamboo and Wufu
尺:[chǐ]1.市制长度单位。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尺约合33.33厘米。2.泛指量长度和画图用的器具:卷尺。丁字尺。3.像尺的东西:计算尺。[chě]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竹:竹子,多年生常绿植物。茎圆柱形,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做造纸原料。嫩芽即竹笋,可食。
伍:1.古代军队的最小单位,由五个人编成,现在泛指军队:队伍。入伍。行伍。2.同伙的人:羞与为伍。3.“五”的大写。见〖数字〗。4.姓。
符:1.符节:兵符。虎符(虎形的兵符)。2.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符号。音符。3.符合(多跟“相”或“不”合用):两个数目相符。他所说的与事实不符。4.道士所画的一种图形或线条,声称能驱使鬼神、给人带来祸福:护身符。画了一张符。5.姓。
“尺竹伍符”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到底该怎么用呢?举个例子:某互联网公司开发新功能时,产品经理坚持按照用户调研数据推进,却被工程师吐槽“别总拿尺竹伍符来框住创新”。这里的“尺竹伍符”既指既定规则,也暗示可能存在的思维固化。
有人可能会问:遵守规则和突破创新矛盾吗?其实就像交通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是基础规则,但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正是在这个规则框架下实现的科技突破。规章制度更像是防止系统崩溃的安全网,而非束缚创造力的枷锁。
我在参与社区垃圾分类项目时深有体会。刚开始居民们觉得分类细则像“尺竹伍符”般繁琐,但当大家发现正确分类能使垃圾总量减少30%后,反而自发设计出更高效的分类方案。这说明合理的规则能成为创新的起跳板,关键要看执行时的灵活度。
现代职场中常见这样的场景:市场部拿着去年的KPI数据(现代版尺竹伍符)做新年计划,却忽略了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这提醒我们,任何规则体系都需要定期校准,就像手机系统更新既要保留核心功能,又要适配新技术。
观察儿童游乐场会发现有趣现象:画在地上的游戏格线(类似尺竹伍符)反而激发了孩子们创造新玩法的热情。或许真正的智慧在于,既懂得规矩存在的必要性,又能像水一样在规则之间找到流动的空间。